目前分類:Cosmeceutical + Neutraceutical 保養與保健 (8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50656nov2000_report_lemix_pg2_03apigenin7caf54858a5a97ba4d3fd3e785a1b3d6  

芹菜素(Apigenin能殺癌!地中海飲食吃得到

作者:華人健康網實習記者陳雪莉/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427

 

癌症一直高居全國十大死因排行榜之首,癌症的成因大部分是飲食習慣和作息不正常所引起的。爲了預防癌症的發生,很多人開始改變飲食習慣。根據Natural news報導,美國有一項新研究報告指出,地中海飲食可以預防癌症,因爲地中海飲食富含「芹菜素」,可以啟動「殺癌機制」,防止癌細胞繼續蔓延。

美國俄亥俄州大學University of Ohio研究小組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報告顯示,地中海飲食中富含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研究人員在這次的研究中確認芹菜素能與體內約160種蛋白質結合,並協助特定蛋白質糾正異常情況,讓癌細胞「重返正途」。

在地中海飲食裡,可以找到一種化合物「芹菜素」,其實,香菜、芹菜、洋甘菊等多種綠色蔬菜,也都是「芹菜素」常見的來源。「芹菜素」具有抗腫瘤功能,能抑制多種腫瘤細胞生長,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且抑制腫瘤血管形成、侵襲和轉移,減少近四分之一的罹癌機率,因此,「芹菜素」被認爲具有抗癌的潛在價值。

研究作者安德烈多塞夫教授Dr. Andrea Doseff總結指出,芹菜素能夠啟動「殺癌機制」,防止癌細胞繼續蔓延。營養專家建議每天應攝取 5 9 份的蔬菜以減少各種慢性病的風險,多吃含有芹菜素的食物更可以縮短癌細胞的壽命,大大降低癌症的威脅。

 

推薦富含芹菜素的食譜

【芹菜蘋果汁】

材料:芹菜250克、蘋果1~2個。

做法:

1.將芹菜放入沸水中灼2分鐘。

2.切碎粒與蘋果絞汁。

用法:每次1杯,一天2次。

功效:降血壓、平肝、和胃止吐、利尿

 

【健康小叮嚀】:

地中海飲食不僅能抗癌,也能降低心臟疾病等風險,以及增強眼部健康,預防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病變。地中海飲食是指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地中海地區國家的傳統飲食文化,以低脂魚貝類和豆類取代紅肉,作爲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並以植物為每餐基礎,像是水果、蔬菜、全穀類、豆類和堅果類,而橄欖油、油菜籽油則可補充好的膽固醇,且大量運用天然的香料來取代鹽與加工調味料

癌症雖然可怕,但是「預防勝於治療」,只要飲食健康、生活習慣正常,就可以遠離癌症,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0819041144820

health99.hpa.gov

世界衛生組織(WHO24日「世界癌症日」發表預測「癌症大浪潮」迫在眉睫的「人類災難」癌症大浪來襲 20年內增57%

作者:江靜玲倫敦4日電 | 中時電子報 – 201425

中國時報【江靜玲倫敦4日電】

 

24日為世界癌症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報告預測,未來20年,全球癌症將激增57%,並警告說目前全球正面臨癌症的「大浪潮」,癌症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人類災難」。

根據WHO癌症專家,新的癌症病例將在未來20年內,由2012年的1400萬個上升到2200萬個。而在同一期間內,癌症死亡人數也將由每年820萬人之間,升高到每年1300萬人。

針對這項警告,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主任懷爾德表示,全球癌症病例增加,加上全球人口老化,顯示需要有一套更著重於預防癌症的公共衛生政策。他認為,「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是全球癌症以令人震驚的速度成長成為重擔前,最迫切的公共衛生承諾。根據WHO報告,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菸、戒酒,運動和均衡飲食習慣,以及有效運用現有的醫療設施,如定期篩檢和早期檢測,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預防或避免的

報告特別指出,戒菸對消減癌症將有顯著影響肺癌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癌症病例,每年平均有180萬個病例,占全球癌症病例13%肺癌也是最致命的癌症,占全球癌症病例死亡的五分之一,每年約有160萬人死於肺癌。該報告建議各國對菸草、酒精,及含糖飲料,採取限制性立法

報告指出,未來兩年最常見的癌症為乳腺癌(11.9%)、大腸癌(9.7%)、肝癌(9.1%)和胃癌(8.8%

開發中國家則是癌症最大受害者,逾60%的病例和70%的癌症死亡率發生在非洲、亞洲和中南美洲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術前術後保濕為上

自由時報 – 2014117

記者邱巧貞/台北報導

 

一波波冷鋒來襲,肌膚彷彿如臨大敵,不僅代謝遲緩、角質層含水量減少、油脂分泌也開始下降,連帶容易出現乾、癢、緊繃等敏感反應。偏偏,冬季少了紫外線的照射,正是進行醫美療程的好時刻,因此,不管平日保養或是術前術後,「保濕」都成為冬季保養最重要的課題。

邁入冬季,氣候的轉變使得肌膚的耐受性及防護力下降,一旦肌膚角質層變得鎖水不易,肌膚開始流失水分,進而產生一連串的不適反應,例如乾燥、脫屑等敏感症狀產生,此時若再進行各類醫美療程,又會導致術後的肌膚極其敏感、鎖水不易,正因術後肌膚猶如失去第一道防線,如果沒小心做好術後保養,很容易前功盡棄!在乾冷的冬季,究竟該如何做好保濕,讓醫美療程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天保濕》為肌膚「要補水,也要鎖水」

英爵診所院長吳英俊醫師表示,在乾冷的冬天,要做好保濕,必須先有「要補水,也要鎖水」的概念,才能有效提高肌膚含水量,並降低水分揮發率。關於保濕產品,可以選擇成分中含有如玻尿酸、膠原蛋白的保濕精華液,至於化妝水所能提供的保濕時間較短,還需要搭配其他產品使用,才能達到更有效的保濕效果,之後則需視個人肌膚狀況做「鎖水」的步驟。對於乾性肌膚的人,吳英俊醫師建議使用含有油脂的乳液與面霜;油性肌膚者則可避免使用霜類或是油類含量較高的產品,改為選用清爽型且含保濕成分的精華液或乳液來鎖水。

倘若你的肌膚在持續補水的情況下,仍是呈現乾荒脫屑,此時可以再加強補一點油,更能有效鎖住水分,形成隱形防護膜,為肌膚抵禦外在環境的刺激。

 

《醫美術前》避用酸類保養品或煥膚

吳英俊醫師叮嚀,醫美術前盡量使用較溫和美白成分且維他命C含量較低的產品進行保養,也應避免使用酸類保養品,先讓肌膚狀況趨於穩定。

當肌膚出現乾燥、發癢,甚至是敏感的狀態時,表示肌膚角質修復力不佳,復耐受性非常差,此時,若再進行醫美療程,會促使發炎的狀況產生。另外,當你的肌膚正嚴重冒痘時,也顯示肌膚正處於代謝異常,應避免接受醫美療程,才不會加速代謝,造成膚況更加惡化。

除此之外,在進行醫美療程之前,基本上要先做足保濕,提高肌膚角質層保水度,進行醫美療程時,才不會散失過多的水分,並能減少術後脫皮及不適感,且需避免使用酸類產品或進行煥膚保養,讓肌膚趨於穩定狀態。

 

《醫美術後》選用低敏產品加強保濕

吳英俊醫師表示,通常於醫美療程後,肌膚容易因乾燥而形成脫屑的狀況,這是因為此時新生細胞相當脆弱,肌膚防護層出現了缺口,導致水分散失速度加快,也會有暫時反黑的現象,因此醫師才會不斷叮嚀術後加強保濕及防曬是首要工作!

而在保濕產品選擇上,建議使用不刺激、不含酒精、無香料的產品,且含高保濕成分的產品,方能有效提升角質層的保濕度,並修復肌膚受損問題,鞏固肌膚天然屏障,提高防禦能力。而在防曬產品則建議以SPF30以上高係數且物理性成分為首選。

基本上,冬季進行醫美療程後,若有效加強「保濕及鎖水就不容易有副作用的產生;夏天進行醫美療程後,肌膚泛油光的情況會增加,則會建議使用清爽型乳液調理膚況,且因夏天紫外線較強,更要做足防曬,避免肌膚再度受到刺激造成反黑的現象。

 

《聰明補油》強化肌膚角質屏障

在冬天,若進行除斑療程後,因為新生細胞細緻脆弱,首要步驟需先做好防曬,避免再度受到紫外線傷害。等待肌膚完善修復後,平日保養需搭配使用溫和美白精華液,透過美白及防護雙管齊下,方能延長美白淡斑效果、避免反黑。

此外,冬季的妝品市場十分流行各類油脂保養品,吳英俊醫師認為,天然油脂精萃產品,具有高效能及低刺激的特性,任何人都可以視自己膚質或是季節調整塗抹量。不過,當肌膚處於敏感不適的狀況時,建議先諮詢醫師。而冬季在搭配其他保養品調理使用上,的確是可以適時為肌膚補充一點油分,能有效幫助受損肌膚進行修復,抵禦外在環境刺激。另外,術後也可加強使用不刺激、不含酒精、無香料的油產品,更能有效鎖住水分,提升角質層的保濕度,鞏固表皮屏障。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容vs.醫學》效率保養用之有道

自由時報 – 2014117

記者林欣若/台北報導

 

如果不用挨刀受苦、不必忍受術後恢復期的不便,輕輕鬆鬆就能擁有緊緻、光滑、白皙的臉蛋,該有多好?醫美手術再怎麼立竿見影,手術風險以及巨額花費仍讓不少人卻步,號稱能闢美手術效果的「類微整保養品」,吸引了另一群消費者,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該怎麼選?怎麼用?才能達到保養最佳效果!

 

《觀念篇》

Q.何謂類醫美保養品?

呂佩璇:類醫美保養品不管在皮膚科學或是台灣化妝品管理,都沒有明確的定義。依照台灣化妝品管理,一類為含有醫療及藥品化妝品(簡稱含藥化妝品),另一類則為未含有醫療及藥品化妝品(簡稱一般化妝品)。

藥妝品學(Cosmeceuticals)是皮膚科近年一個非常熱門的議題,其定義是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的化妝品,類醫美保養品應該是廠商提出的名詞,顧名思義為藉由保養品,達到類似美容醫學治療的效果。

 

Q.類醫美保養品和類微整保養品有何不同?

呂佩璇:衛生福利部已正名「醫美」為「美容醫學」,主要是認定美容亦是醫學的一部分。依照衛生福利部的說法,目前尚未有完整定義的法定名稱,一般而言,指非因受傷或疾病上之治療所需之醫療行為,多為保持、改善體態、感官之健美與滿足身體意象的投射所施行之醫療。

「美容醫學」主要類型與項目可分為三大類:一是光學性治療,包括雷射去斑除痣、雷射磨皮、除痘、脈衝光回春、電波拉皮、超音波導入增白等。二是針劑注射性治療,包括肉毒桿菌、玻尿酸、晶亮瓷、聚左旋乳酸等。三是美容手術,包括植髮、抽脂、隆乳、雙眼皮手術、眼袋手術、拉皮手術、隆鼻等,此類項目,較具高風險。「微整形」也是「美容醫學」的一部分,因此,類微整保養品應該屬於類醫美保養品的其中之一。

 

《效果篇》

Q.類微整保養品真的能達到和微整一樣的效果嗎?

呂佩璇:由於目前沒有關於「類微整保養品」明確的定義,如果按照微整形的治療項目來衍生討論,所謂的「類微整保養品」,應該要能夠達到像肉毒桿菌除皺紋、玻尿酸填充凹陷的功能,目前藥妝品針對抗老的部分,有維他命A、維他命B3、維他命C、維他命EKinetin(凱因庭)、硫辛酸、輔酶Q10、胜肽、表皮生長因子、DNA修復酵素等。

要注意的是,所謂真正能達到效果,必須經過很多人體的臨床試驗證實,而不只是細胞實驗,而且,單靠搽拭保養品,能夠進入皮膚的深度,必須視其他輔助劑(例如乳化劑、溶劑),還有穿透的路徑(表皮細胞間隙、直接穿透表皮細胞、穿過毛髮),此外,若是有效成分,能夠與皮膚細胞作用、改變DNA,那已經不叫做「保養品」,叫做「藥品」了。

 

Q.哪些保養類別可以取代微整型?

王朝輝:整型誘人的地方在於它能短時間有效改善肌膚狀況,而由於保養品無法立即有效改善,故無法取代任何整形項目,但每日保養確實能有效延緩肌膚老化、延緩真皮層中玻尿酸與膠原蛋白流失的速度,因此,雖說保養品無法取代整形,但卻是維持良好整形效果的關鍵因素。

 

Q.保養與手術、微整型如何相輔相成達到最佳功效?

王朝輝:由於整型可短時間立即改善肌膚狀況,但老化是人體自然的一種過程,因此搭配使用有效成分的保養品,將有助於醫美療程效果的持久性。例如雷射能快速將黑色素擊散,達到美白效果,術後若再搭配使用左旋C、色修精華液、熊果素這類的美白產品,可幫助黑色素代謝,同時讓黑色素形成的速度變慢,肌膚也才不容易再變黑。

施打肉毒桿菌可減少皺紋,如果在術後每日搽拭含五胜肽這種類肉毒的產品,將能延長肉毒桿菌的效果,有效預防皺紋在短時間內又產生。又例如施打玻尿酸能立即改變輪廓,讓鼻形變高挺、下巴變尖拉長,這些都是保養品沒辦法做到的,但想要維持這美麗的狀態,就要藉由適度的保養降低玻尿酸流失速度。總之,保養品與高科技醫美療程就像魚幫水、水幫魚,都有助留住年輕與美麗。

 

《實用篇》

Q.幾歲開始適合使用類微整型保養品?

胡倩婷:由於類醫美保養品是為了讓肌膚達到緊實、豐潤的效果,所以年輕膚質的保養,只要保持基本的保養程序即可。輕熟齡肌膚可以開始使用類微整保養品,因為肌膚從25歲之後就開始出現初老症狀,肌膚的膠原蛋白將漸漸流失,如果發現皮膚紋理變多,肌膚顯現初老症狀時,都可以嘗試使用媲美微整型療效的保養品。

 

Q.醫美手術之後,一定要使用類醫美保養品嗎?

呂佩璇:美容醫學治療後,傷口的種類有分成破皮傷口性,和無破皮傷口性。如果是有破皮傷口,要預防細菌感染,醫師會開立外用抗生素或人工皮,這時候不適合治療後馬上搽保養品,必須要等粉紅色新生皮膚長好,才能開始使用保養品。如果是沒有破皮傷口的,術後可能有結痂、紅腫、瘀青等不同類型的反應,皮膚假如出現比較乾燥或脫皮,可以在美容醫學治療後,使用成分溫和單純的保濕凝膠或乳液,並注意防曬。皮膚科醫師強調的是:成分單純、臨床試驗證實有效、溫和不致敏的保養品,至於是否為「類醫美保養品」,並沒有那麼重要。

 

Q.市面上醫美保養品眾多,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胡倩婷:一般來說,熟齡肌膚選擇微整型療程,通常以施打肉毒桿菌素來提升臉部肌膚緊緻度為主。市面上有些類醫美保養品,其成分會添加維他命A或胜肽類,如「類毒蛇血清三胜肽」,再配合按摩手技,也可達到向上拉提緊實的效果。另外像是光療或淨膚雷射等療程,若擔心黑色素沉澱,可以選擇成分像是有機矽元素、維他命C或輕濃度甘醇酸等保養品,除了代謝肌膚表面老廢角質,還可淡化細紋、縮小毛孔及淡化斑點,改善膚色不均等現象。

目前醫美保養已蔚為風潮,除了藥妝、開架、網路等通路,近幾年專櫃品牌也紛紛推出可媲美醫美療程的保養品,建議除了選擇擁有醫師背書、成分單純之外,若能看到臨床實驗證實效果的數據,也是一項選擇醫美保養品考量的重點。

 

Q.一旦習慣醫美保養品,之後改用成分較為複雜的專櫃或其他保養品,是否更容易敏感?

胡倩婷:醫美保養品近來漸漸朝向單一成分的趨勢邁進,可減少致敏機率,對於特定肌膚需求有一定程度的效果。然而,抗老凍齡要準備的功課也不少,專櫃保養品的成分不一定較為複雜,有些只是濃度和比重的不同,但是可以兼顧肌膚全方面的需求。如果已經是比較容易敏感或泛紅的問題肌膚,建議先為肌膚的健康打好底子,可使用添加Ceramide(分子酊、賽絡美)或燕麥葡聚醣等修復因子的問題肌專用保養品,讓肌膚好好休養,健康「肌轉」之後,再使用機能性保養品或醫美保養品,就能縮短購買不適合產品的學習曲線。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9541capsaicinCurcumin_1defaultgraph_curcumin_targetsmainMLI-00227-4moleculartargetsuse-this-vegewhole-grain-anatomyWhole-Grains

偏頭痛乒乓叫 四種天然止痛劑沒負擔

作者: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4113

 

「頭好痛!」許多上班族或學生一遇到工作和課業繁忙,經常緊張得夜夜難眠,連續幾天下來,頭側邊「乒乓叫」,忍不住連吞好幾顆止痛藥,但也有不少人擔心長期服藥會產生抗藥性,甚至引發副作用,寧可默默承受頭痛之苦。營養師表示,不少食物具有天然的止痛效果,適度攝取可抑制發炎,預防慢性偏頭痛。

 

壓力大、睡不好 慢性發炎好發偏頭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表示,偏頭痛(Migraine)的主要症狀表現在半邊頭,約90%為原發型,通常為陣發性,好發較年輕、平時神經學檢查無異常的人。一旦發作偏頭痛,頭痛可在30分鐘至數小時內疼痛逐漸達到最大強度,且時間可持續472小時,但很少會出現突發性大痛。

壓力、飢餓、睡眠被剝奪、氣候改變、食物與藥物、酒精、月經與女性荷爾蒙等因素,都可能誘發偏頭痛,患者常會伴隨出現噁心或嘔吐、視力模糊、畏光怕吵、氣味恐懼症、胃腸道不適等症狀。

偏頭痛可能是嚴重性疾病的徵兆,應就醫詳細檢查,接受適當的治療,但現代人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也可能引發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導致偏頭痛。針對經常出現壓力型偏頭痛的患者,除了按照藥師指示適當服藥之外,洪若樸營養師建議,可多補充4大類天然止痛劑,藉原狀食物的獨有營養特性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

 

天然止痛劑1Omega-3脂肪酸抑制發炎反應

發炎會引發腫脹、疼痛等令人不適的症狀,許多研究發現,發炎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癌症及第二型糖尿病。多數人對身體的輕微發炎反應難以察覺,但這個發炎症狀若沒有完全修復,長年累月下來,就會變成慢性發炎,攻擊身體健康的組織,例如關節、大腦,進而引起關節疼痛或頭痛。

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可抑制發炎反應。每星期攝取23次富含Omega-3的深海魚類,如鯖魚、鮭魚、鮪魚、鱈魚等,每次攝取23兩(1兩相當於37.5公克),大小約為7公分x6公分x2公分(約一般成年女性四指併攏的大小),有助於預防偏頭痛。但部分深海魚可能含有微量重金屬,每次吃不同種魚類,可減少重金屬累積毒物的風險。

此外,適度使用橄欖油、亞麻子油或攝取一些核桃,減少攝取動物性油脂、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以及儘量少吃加工食品。亞麻子油也可用亞麻子粒或粉取代,每天取12小瓢,加入蔬果汁或拌米飯一起食用。

 

天然止痛劑2:多樣化蔬果、豆類及全榖類食物

色彩多樣的蔬果富含各種植物性化學物質,可以有效預防發炎反應。每天至少吃500公克的3種新鮮蔬菜及2種水果,同時也吃各種豆類及未精製的全榖類食物,富含的維生素E也能對抗發炎。

水果部分,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在實驗室裡採用櫻桃萃取物做研究,發現它阻斷發炎的能力比阿斯匹靈強10倍。後續研究又指出,草莓、黑莓及其他種類的櫻桃也有類似效果。

 

天然止痛劑3:天然辛香料

鬱金粉為辛香料(也稱薑黃),可讓咖哩呈現金黃色澤,日本學者臨床實驗發現薑黃含豐富的抗氧化物,能抑制腫瘤生長;另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指出,鬱金可以抗發炎,延緩阿茲海默症的發生。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辣椒中讓人覺得辛辣的成分──辣椒素,可以阻止神經傳導「P」物質將疼痛訊息傳到中樞神經系統,進而減少疼痛感。利用這個原理,辣椒素目前被用來治療頭痛、神經痛、骨關節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疼痛,只是,大部份以外貼膏劑,而不是內服。此外,辣椒含「柳酸鹽」,正巧也是止痛藥阿斯匹靈的其中成分之一。

 

天然止痛劑4:來些「鎂」吧!

鎂具有調節神經細胞的功能,改善神經細胞因興奮而產生的肌肉緊繃、情緒緊張,甚至易怒。若經常有偏頭痛合併腿抽筋、難入睡、手或腳有針刺感等症狀,代表飲食可能不夠完「鎂」,需修正飲食習慣和內容。衛生福利部建議國人每天攝取鎂的上限為700毫克。

洪若樸營養師表示,加工食品會消耗體內的鎂,為避免缺乏,建議多吃天然食物如全穀類、核果(葵花子、杏仁、腰果、榛果、黑芝麻等);蔬菜(紫菜、雪裡紅、冬菜、莧菜、薺菜、冬菇);水果(楊桃、桂圓)。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urcuma_longaTurmeric root

curcumincurcumin-picT135RnXjxBXXc6N5ECUR

薑黃超級香料!薑黃素(Curcumin)有助減重、護心、抗發炎

作者:華人健康網記者羅詩樺/編譯 | 華人健康網 – 2014113

 

薑黃(學名:Curcuma longa又稱黃薑,為薑科薑黃屬植物,在一些亞洲國家稱作turmerickunyit)是種古老香料,在印度自古以來就常用為女性保養皮膚、或是抗發炎的香料用品,此外,近年來多個研究結果更發現薑黃素對於身體有許多神奇功效,例如抗氧化、抗發炎,有助預防慢性疾病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令人雀躍的消息,它能減少體重和體脂肪增加

 

抗發炎特性,降低體脂肪

根據「歐洲營養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內容指出,薑黃素可以減輕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症和其他與身體發炎相關的代謝疾病。身體的慢性發炎是許多慢性疾病出現的前兆,例如糖尿病、關節炎和心臟疾病。美國波士頓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進行的動物實驗中,分成3組實驗組別的老鼠,分別餵食低脂、高脂和薑黃素飲食。

結果發現,薑黃組的組別在食物量無限制的情況下,體脂和增重方面還是都有減少,且在血糖、膽固醇、脂肪酸、三酸甘油酯和脂肪肝的指數方面也呈現下降;顯示薑黃素Curcumin)的確能減少老鼠體重和體脂肪的增加。

 

護心功能佳,每日200毫克內

而日本筑波大學(University of Tsukuba)近來的研究則讓32名婦女分3組為「攝取薑黃補充品、進行有氧運動或是完全都不做」,結果顯示做有氧運動以及攝取薑黃素的組別,在血管內皮功能表現上都有改善,且成效差不多,顯示攝取薑黃素可達到與有氧運動相等的護心功能。

 

薑黃素妙用多!

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並預防細胞轉變為腫瘤細胞。

幫助身體消滅突變細胞,並抑制發炎現象。

促進、改善消化系統。

修復肝臟功能、幫助體內排毒。

淨化體內血液。

抵抗身體發炎。

 

薑黃素經研究顯示其對人體並無任何毒,日常飲食中像是咖哩、黃芥末、薑,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成人一天的攝取量,建議以每公斤體重03mg的薑黃素來計算,每日攝取量大約在200mg以內,避免攝取過多產生反效果。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GllZGkxMzY3MTI4MDc0_6494311cag_bonds11_collagenos_a_400567collagen412491aa.2

061114190020c2sm25352f-f4Collagen

collegenAminoAcidsimg007

顛覆迷思!膠質(Gelatin)不等於膠原蛋白(Collagen

作者: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4110

 

「咦!妳的臉色怎麼看起毫無氣色?好像沒有什麼彈性?而且一副面黃肌瘦的模樣。」其實,可能是缺乏膠原蛋白所致。根據臨床顯示,女性在20歲時膠原蛋白已經開始流失,含量逐年下降,25歲後進入流失的高峰期,40歲時含量甚至不到18歲時的一半

膠原蛋白最主要的功用就是維持張力、彈性以及組織架構,並有「青春之泉」的美稱主要是由脯胺酸Proline與羌脯胺酸所構成的三股螺旋立體結構,人體會自行會合成膠原蛋白質,且以多種不同形式存在於人體各處,包括:細胞、血液、皮膚、骨頭、韌帶、肌腱等,是人體中最豐富的蛋白質。隨著年紀增長,膠原蛋白流失的速度大於人體合成速度,進而使身體出現毛病。

 

缺乏膠原蛋白 皮膚骨關節拉警報

當人體缺乏膠原蛋白會出現什麼問題?包括出現皮膚乾躁、肌膚鬆垮失去彈性,並有抬頭紋、木偶紋等紋路;以及可能造成關節發生不適、關節活動不順暢等問題,研究也發現,當缺乏膠原蛋白,也容易引起視網膜老化、白內障、青光眼、乾眼症、飛蚊症等症狀。

 

別吃錯!膠質不等於膠原蛋白

既然已經知道膠原蛋白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到底平時應該如何正確補充?坊間傳言多吃「膠質」類的食物,就能補充到膠原蛋白,其實這是錯誤的迷思!因為膠質不等於膠原蛋白。膠質主要來自植物水溶性纖維素,例如木耳、愛玉、仙草、洋菜等,這一些食物中,都不含有膠原蛋白。此外,也有來自於動物性的膠質,包括牛肉凍、雞腳凍等食物中的明膠部份,即稱為膠質,但是這一些明膠也不等於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只有動物性

真正的膠原蛋白質指的是由三條多胜肽(polypeptides)鏈所組成的,而此三條多胜肽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穩定的三股螺旋膠原蛋白分子結構。事實上植物組織中並沒有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只存在動物體內,包括常見的豬皮、豬腳、豬耳朵、豬尾巴、豬蹄筋、雞腳、雞皮、牛筋魚骨、魚頭、海蔘、魚肚與魚翅等,一般食物的分子很大,較難吸收。所以坊間有一些分子小的膠原蛋白質飲品,可供選擇。

 

擁有足量膠原蛋白 別忘補充維生素C

想要減緩膠原蛋白的流失,擁有足量的膠原蛋白,讓皮膚保有彈性、骨骼肌肉不容易受傷,均衡的飲食、攝取適量的蛋白質及有助於減少自由基的產生的維生素C,是減緩膠原蛋白流失的不二法門。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補充膠質就能增加皮膚、血管彈性?錯啦!

作者:【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1218

 

很多民眾認為,只要多補充含有膠質的食物,就可以讓皮膚、血管保持彈性,甚至於補充身體所需的軟骨。對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膠質為膠原蛋白的水解型態,而人體本身就可以合成膠原蛋白,民眾並不需要額外補充膠質,平常只要均衡飲食即可攝取到,若大量補充膠質的話,反而容易造成血管硬化、高膽固醇等毛病。

蘇秀悅表示,動物類膠質食物跟血管彈性、軟骨補充沒有關係,吃太多只會造成血管硬化、體內膽固醇增加。此外,雖然皮膚需要有膠原蛋白才會有彈性,但人體有需求的時候就會自行合成,而且也不是民眾吃下富含膠質的食物就會直接形成膠原蛋白。

蘇主任強調,以蛋白質品質的角度來看,因為膠質不是完全蛋白質,所以不是很好的蛋白質,因此,民眾並不需要特別去吃富含膠質的食物。如果民眾希望血管保持彈性,可以控制血脂肪、血膽固醇,平常多吃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E等含有抗氧化劑的蔬果即可,同時少吃肉類食物,如此即可減緩血管老化速度。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組營養師蘇宜君指出,吃下大量的豬皮、豬腳、雞皮、雞腳、魚皮等動物類膠質食物容易影響到身體健康,相對地,白木耳、黑木耳、秋葵、山藥、木瓜、香蕉、洋菜、海藻、海帶、紫菜等植物類膠質食物並不會造成血管硬化、膽固醇增加,而且這些食物不但含有膠質,同時也有其它的營養成份,民眾應以植物性代替動物性比較好。

蘇宜君強調,愛美的女性常會自行補充膠質,以便讓皮膚緊實有彈性,然而,單補充膠質並無法達到這個作用,因為還需要維生素C才能夠順利合成膠原蛋白。不過,由於人體會自行合成膠原蛋白,因此,她不建議民眾額外去補充富含膠質的食物。

不過,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膠質為人體生成膠原蛋白的原料,雖然膠質可能會增加皮膚、血管的彈性,但由於動物類膠質食物含有脂肪、膽固醇,吃太多反而會傷害身體。

張斯蘭指出,相對地,植物類膠質食物含有脂溶性纖維,有助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對身體健康反而較有益。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綜合維生素無法防癌或心臟病

作者:【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1218

 

綜合維生素不是靈丹妙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暨流行病學教授艾德格米勒Dr. Edgar Miller表示,最新研究與過去文獻回顧顯示,綜合維生素無法預防慢性病;他甚至認為,綜合維生素對健康改善的研究可以「到此為止」。

艾德格米勒認為,飲食、營養攝取正常的成人服用綜合維生素防病,其實是白花錢,錢花在買蔬果、運動改善健康,較值得

近日發表的一項統合分析回顧24篇研究,總人數達35萬人,發現整體而言,綜合維生素無法預防癌症或心臟病。對肺癌高風險族群來說,單獨服用維生素E可能反而提高罹癌風險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教授佛萊辛格羅斯坦主持另一項針對近6千名65歲以上醫師進行隨機,安慰劑對照的12年研究,發現沒有證據顯示服用維生素可以延緩認知功能退化。至於維生素D的研究則較為分歧,對減少年長者骨折無效、有效的研究皆見發表。

因疾病引起的維生素不足,則不在這些研究的探討範圍,專家指出,疾病引發的營養不良仍應就醫,非自行服用維生素或營養補充品。例如胃切除手術後,常有營養吸收與維生素不足的問題,這些情況下需由醫師評估開立處方治療。

相關研究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內科醫學會雜誌》(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ngosteenfruit  images   99   CH14-1

對抗隱形殺手自由基 「山酮素」(Xanthones)殺出重圍

優活健康網 – 20131213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近期食「油」問題層出不窮,你還在自娛百毒不侵嗎?中華民國生髮抗衰老醫學會理事詹富盛醫師表示,許多疾病的根源,罪魁禍首即是「自由基」,雖然不健康的食物可能不會造成立即性的疾病,但久而久之,長期堆積在體內的自由基增加,一旦體內自由基的數量超過人體正常防禦的範圍,就可能會導致慢性病的發生,像是過敏、心臟病、糖尿病,甚至是癌症。

 

三餐多蔬果 減少自由基

營養師趙函穎表示,一般民眾可以從大量的蔬果中攝取抗氧化劑,使自己免於自由基的傷害,因此,三餐飲食應堅持五蔬果,因為蔬果中富含維生素BC、葉酸、鐵、植化素,如:β-胡蘿蔔素、花青素、兒茶酚素等,有助清除體內自由基。詹富盛醫師說明,蔬果中多數的抗氧化成份存在於籽或果皮中,但如果直接食用可能會苦澀不好入口,因此,也可以利用市售的保健食品或全果製成的營養飲品來補充抗氧化營養素。

 

「山酮素」抗氧化效果佳 倒捻子果皮含量最高

此外,趙函穎指出,國內外多數研究發現「山酮素(亦稱氧雜蔥酮)」這類營養素,被發現有強大的抗氧化效果,目前僅發現存在於本草綱目記載的「倒捻子」中,即大家口中的山竹,尤其以在山竹果皮含量最高。多數研究中指出,山竹用以對抗體弱、過敏體質、三高、慢性病及病後氣血不足有很好的調養效果,說明山酮素能抑制體內的發炎反應,另外,也能利用山竹果皮擣爛外敷促進傷口癒合,以達到發炎後修復受損細胞及組織的作用,使山酮素成為醫學研究的目標,亦是民眾減緩自由基之抗氧化營養素的新選擇。

 

廣泛攝取營養素 抗氧化效果更大

「應廣泛攝取各式各樣的抗氧化食物,不要偏好攝取某一營養素。」營養師趙函穎說明,廣泛的攝取蔓越莓、櫻桃、藍莓、山竹等的抗氧化能力,會比單吃蔓越梅的抗氧化效果來得更大,不要因為喜好某一蔬果就大量攝取,因為每一種蔬果都有獨特的抗氧化成份,搭配不同蔬果的攝取才能達到彼此促進的協同作用,類似中醫提到的君臣佐使概念。但是,目前台灣已較難買到山竹及櫻桃等水果,建議民眾亦可選擇市面上有針對山竹、櫻桃、蔓越莓及藍莓等植物萃取而成的天然、無防腐劑的營養品,較能達到營養均衡且有效對抗氧化。

 

飲食+生活習慣 抗自由基不二法門

趙營養師表示,除了從飲食著手外,也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如:晚上11點應就寢、避免處於受汙染的環境、注意情緒的管理等等,藉由生活習慣及飲時調養雙管齊下,才是對抗自由基生成的不二法門。最後,詹富盛醫師補充說明,雖說自由基並非完全對人體有害,但控制體內自由基數量能減少病症發生的可能,多攝取天然蔬果以及遠離污染環境,皆是對抗自由基重要的一環。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07019625_f2dca83f13_z  

OMEGA減肥 吃10種食物必瘦

作者:華人健康網記者羅詩樺/編譯 | 華人健康網 – 20131211

 

OMEGA除了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及保護眼睛健康,但是你知道它對於減重也有幫助嗎?OMEGA減肥法是由華盛頓特區遺傳學、營養與健康中心的西莫波羅斯(Simopoulos)所研發,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南澳大學先前所做的研究就證實規律攝取OMEGA,有助減重。

 

OMEGA3優良油脂攝取來源

根據南澳大學的研究結果,長期攝取足夠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體脂肪、體重,且OMEGA3會在身體內轉化成EPADHA,兩者可以幫助降低血液膽固醇、穩定血壓,減輕過敏發炎、提高免疫力,是優良油脂來源。

而衍生而來的OMEGA減肥法,是將這種營養攝取概念統整起來,強調透過長期飲食調整的方式,健康瘦身。平均而言,照著原則吃1個月左右,就可以減輕2.5公斤。

 

每天吃足10種食物就會瘦

蛋白質

150公克的油性魚類。例如鮭魚、鯖魚、鱸魚,不過煙燻鮭魚類偶爾吃就好,因煙燻過程可能會有致癌物的問題,而魚皮有大量OMEGA3成份,可以多吃。

125公克的牛肉、羊腿、豬肋排

175公克海鮮。例如蝦、蟹、魷魚、章魚、蛤蜊,再補充1~2顆魚油膠囊。

 

橄欖油。被多數營養學者所推崇的地中海飲食,食用橄欖油就是一大關鍵,可以降膽固醇、降血壓、抗氧化。

紫蘇油。吃涼拌蔬菜時灑點紫蘇油,OMEGA3含量豐富,但要注意,每天攝取量不得超過2~4克。

 

堅果、種子

20克綜合堅果。堅果擁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例如硒和鋅、維生素B和維生素E、蛋白質、纖維、鐵、鈣、鎂等。

 

維他命C水果

每天至少1份以下水果芭樂、草莓、木瓜、橘子、奇異果、芒果、柚子、覆盆子、黑醋栗1份的定義是1顆大的水果再加上2種較小的水果,例如1顆芭樂加奇異果與覆盆子。

 

綠葉蔬菜

150克綠葉蔬菜甘藍、豆芽、菠菜、芹菜,四季豆、萵苣、海帶,除了OMEGA3之外,也有豐富的鐵、鎂、鈣。

 

彩色食物

150克的紅橘黃色蔬果。例如各色彩椒、番茄、胡蘿蔔、玉米

 

豆類

150克的豆類。包括蠶豆、豌豆、扁豆、豆腐等,且盡量每周吃2~3次大豆製品,例如豆漿或是豆腐

 

鈣質

200克低脂優格或含鈣的豆漿優格

300毫升的脫脂牛奶或含鈣豆漿

100克低脂起司

 

優質澱粉

180克麵包。選擇黑麥、燕麥或雜糧穀物類。

60克義大利麵/60克糙米飯/50克麥片

225克馬鈴薯等根莖類

 

每天8杯水1225300毫升)。餐前先喝1杯水,幫助增加飽足感,避免吃太多。

 

不限量飲食區

生菜沙拉。萵苣、小黃瓜、洋蔥、芹菜、紅蘿蔔、胡椒、香菇、豆瓣。

草本、無糖茶。甘菊或玫瑰果茶、綠茶、鮮檸檬汁,不要喝含糖飲料與汽水。

 

實施OMEGA減肥法,前14天特別重要,要謹守以上原則,重點在於如何選擇攝取優良脂防來源,等兩周過後,身體自然就會適應這樣的飲食方式,之後對於其他高油脂食物就自然失去興趣,讓身體習慣接受健康又無負擔的食物。

634242915136187500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400-species-probiotics  probiotic benefits

孕婦、嬰兒服益生菌無助防氣喘

作者:【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129

 

有人認為,孕婦或嬰兒服用益生菌可以幫助預防氣喘;加拿大研究發現這是迷思,事實上,孕婦或嬰兒服用益生菌無法有效預防氣喘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醫學與牙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梅根阿札德近日在「英國醫學期刊」發表上述研究。研究團隊分析台灣、歐洲、澳洲、紐西蘭等地約二十項臨床研究報告,四千八百多名兒童的母親在自己懷孕或新生兒出生第一年使用益生菌。結果顯示,使用益生菌嬰兒被醫師診斷患有氣喘的比率為百分之十一點二,而使用安慰劑的嬰兒罹患氣喘比率為百分之十點二,兩者所差無幾。

阿札德表示,無論有沒有服用益生菌,對氣喘發生率都沒有造成任何影響。研究雖然沒有發現服用益生菌可能會造成傷害,不過並不建議使用。

阿札德進一步指出,這並不是說益生菌就沒有任何好處,有些研究證據發現,益生菌對早產兒與小兒腸道疾病有所幫助,以及有助預防濕疹

研究團隊另發現,在嬰兒或胎兒時期攝取益生菌的孩子似乎較容易產生下呼吸道感染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冬季紫外線威力猶在防曬美白不可不做

作者:【記者何弘斌/高雄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129

 

台灣夏日炎熱防曬、美白不可不做,不過入秋後到冬季期間大多民眾往往都忽略美白和防曬的工作,覺得沒有太陽所以沒差,醫師表示冬天雖然在身體的感受上沒有夏天來的炎熱,不過紫外線的威力可是一點不減,對於防曬必然不可疏忽。

蔡志成整形外科診所陳玫茵醫師表示,皮膚曬黑是因紫外線對於人體的傷害,身體為修補此一傷害,而增加黑色素的產生,進而留下曬斑,導致變黑,而防曬就是為了要避免紫外線的傷害,而正確塗抹防曬乳與美白保養品才能有效防曬美白。

陳玫茵醫師說,坊間大部份的防曬乳分為物理性、化學性與混合性三種物理性是利用反射紫外線的原理,化學性則是吸收紫外線進而轉換成其他無害之物質,混合性則是綜合物理性與化學性兩種效果。建議一般民眾儘量使用混合性的防曬乳,避免物理性過度油膩或化學性可能引起皮膚過敏

陳醫師提醒長時間於戶外工作的民眾,可以使用SPF係數較高的防曬乳,而大部份待在辦公室民眾則擦係數較低一些即可,因為所受到的紫外線UVB量不同,應該要擦抹適合自己防曬乳才是正確。另提醒民眾,塗抹時應以定量定時補充為主,避免過多導致皮膚毛孔發炎或造成不適

陳醫師表示,最好的美白方法除了防曬與避免紫外線之外,同時要時時注意自身的飲食習慣與日常作息,平日多補充水份、多吃生鮮蔬果,或是使用一些天然美白的保養品,也可以達到美白效果;所有的保養都應適度,才能讓自己美得自然,白得健康。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漂亮過度去角質 皮膚恐破皮色素沉澱

作者: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 健康醫療網 – 2013128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25歲小姐日前眼睛周圍出現皮屑,誤以為角質層過厚,就去使用去角質產品改善;不料,眼睛外側皮膚卻破皮如一元大小,傷口不但紅腫還伴隨著疼痛,悔不當初。醫師表示,天氣乾燥會使皮膚油脂分泌量降低,導致皮膚自我保護力下降,過度去角質恐傷害皮膚,還會造成色素沉澱

收治患者的開業皮膚科醫師李士虹指出,該患者的眼睛周圍產生皮屑,是因皮膚乾燥所造成,並非角質層太厚,其傷口必須使用消炎藥膏治療、口服止痛藥,約1星期傷口可癒合,但色素沉澱的問題,則要勤做防曬、擦美白藥膏,至少要3個月才能改善。

李士虹強調,一般年輕人的皮膚,每隔28天會自動代謝,因此不建議民眾自行去角質,且皮膚需要有角質層保護才健康,尤其是臉部的皮膚較薄且脆弱,只要過度去角質、做臉、推拿、使用酸性保養品等,就容易造成皮膚脫皮、敏感等問題

李士虹也提到,一般人以為去角質可促進保養品吸收,其實臉部的角質較薄不易影響保養品的吸收,若是保養品的濃度夠、成份有效,只要使用次數多、時間久,自然有效;然而手、腳部的角質層較厚,才需要去角質,不過也不可太頻繁,建議1個月一次。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6825  

省錢吃隔夜菜 產生亞硝酸鹽恐胃癌隔夜便當微波營養價值流失

作者:華人健康網記者郭靜育/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1126

隔夜菜會產生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恐致癌。(攝影/羅詩樺)

 

台灣可以說是胃癌的高罹患率國家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依舊位居第1名,其中胃癌列居男女癌症死因第5名,現代人生活忙碌,造成三餐不規律、飲食習慣不良,胃癌悄悄找上門,但你知道吃隔夜菜竟然也會導致胃癌嗎?營養師表示,隔夜菜會產生致癌的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會促使罹癌機率增高。

許多民眾常會吃前一天剩下的隔夜菜,或是把吃不完的菜放到冰箱,隔天加熱繼續吃,雖然節儉、不浪費食物是美德,但經常吃隔夜菜卻會為自己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以日本來說,胃癌過去在日本屬於高發癌症,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開始習慣把當天煮的飯菜當天吃完,使得日本的胃癌發病率明顯下降

 

冰箱隔夜菜 易產生致癌物

營養師趙函穎表示,綠葉蔬菜本身就含有硝酸鹽,而硝酸鹽來自肥料、土壤,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硝酸鹽經細菌分解會產生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經腸內細菌分解作用,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

一般來說,隔夜菜長時間放在冰箱會導致食物變質、滋生大腸桿菌等細菌,不僅容易造成腹瀉、拉肚子等疾病,更會促使隔夜菜中的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這時即便是透過高溫加熱的方式也無法徹底殺菌

 

隔夜便當微波 營養價值流失

此外,亞硝酸鹽常用來作肉類食物防腐,像是香腸、臘肉、培根、火腿等食物,也添加了亞硝酸鹽,長期食用過多這些食物自然會對我們人體造成危害,甚至引發癌症。

營養師趙函穎也提到,有些上班族喜歡帶便當中午微波來吃,但其實這是不鼓勵的作法,因為隔夜菜放在冰箱冷藏除了會產生亞硝酸鹽外,經微波加熱,不僅無法去除有害物質,且食物的營養價值還會流失

 

【營養師小叮嚀】:

提醒民眾,隔夜菜能不要食用就盡量避免,建議還是準備適當的份量,以免怕浪費食物,只好將剩菜一直往冰箱堆積,長期食用下來,只會對人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此外,上班族如果要帶便當,建議不要以微波的方式,最好是選擇電鍋或是隔水加熱的方式,以防疾病發生。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下午五時後_不宜喝咖啡-e15c5dd94956db1bb5abecdce75e65a2  

《臨床睡眠醫學期刊》:下午五時後不宜喝咖啡

台灣醒報 – 20131117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

研究發現,傍晚過後喝咖啡會影響睡眠。(Photo by @Doug88888 …)

 

美國最近的研究發現,咖啡因可讓人清醒達6小時,睡前6小時若喝23杯咖啡,會使人們在床上輾轉難眠1個小時。研究員建議人們不宜在下午5點過後飲用咖啡,專家也指出,這是咖啡中的刺激成份干擾使人入睡化學成份褪黑激素的流動受到影響的關係。

美國偉恩州立大學的研究員讓實驗對象連續4天、每天2次服用400毫克咖啡因(相當於23杯咖啡),時間可能是在睡前3小時、睡前6小時或上床之前。研究員除了使用睡眠監測器外,也讓實驗對象記錄自己的睡眠狀態。研究結果顯示,實驗對象在床上輾轉難眠達1小時,學者因此建議,不應在下午5點過後喝咖啡。

這是第一個探討在不同時間攝取咖啡,會如何影響睡眠的研究。偉恩州立大學精神科教授克德雷克指出:「在下班後喝咖啡與睡前咖啡都會影響睡眠,而下午喝咖啡比較不會影響睡眠。」

美國睡眠醫學科學院的巴德爾博士說:「睡眠專家一直懷疑,喝咖啡隔很長一段時間過後仍會擾亂睡眠,對於避免在傍晚和晚上喝咖啡以利入睡,這項研究提供了客觀的證據。」

專家發現,咖啡中的刺激成份會干擾褪黑激素的流動。褪黑激素是由大腦深處的松果體分泌,這種激素有助於控制身體的節奏,並告訴身體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清醒,是使人們入睡的化學成份。

過去以色列的研究曾發現,咖啡會使身體的睡眠激素減少一半,進而使人們在晚上少睡一個半小時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研究則指出,早上喝咖啡可讓人工作更有效率,但是每天喝4杯以上的大量咖啡卻有害健康

此項最新研究發表在《臨床睡眠醫學期刊》。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_426996_1  

神經箱放鬆臉部表情肌讓臉更有魅力

2012/11/29 【內容摘自《手是世界上最棒的美容工具》,作者瀨戶口愛美/譯者游韻馨,圓神出版】

圖/圓神出版提供

 

神經箱是最容易累積疲勞的部位。按摩時不能使用手指,應使用手掌下方的肉球部分。以眉間為基點,由下往上按壓,以呵護自己的感覺慢慢放鬆肌肉。這個按摩技巧可以有效舒緩全臉的表情肌。

 

步驟:

Massage 1:以手掌肉球按壓眉間

手掌肉球按壓眉間,採用「手肘放在書桌上,由下往上壓」的姿勢較容易施力。如使用熨斗般將肉球往眉間垂直按壓10秒。按壓時會發現額頭弧度與手掌弧度完美契合。

 

Massage 2:以畫圓方式從眉間往上按壓

維持步驟1的姿勢,使用肉球以畫圓的方式慢慢往上施力加壓,手往下時要放鬆。重複此動作,手掌慢慢朝上方移動。力道不要太強,以感覺舒服為基準,徹底放鬆整個額頭。

慢慢旋轉手掌下半部。按摩時閉起眼睛並放鬆身心,效果會更好。覺得肌肉特別僵硬的局部,請放鬆力道,仔細舒緩。

(全文網址: 放鬆臉部表情肌讓臉更有魅力 - 肌膚保養 - 美容塑身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6996#ixzz2kQ5yPcx4

f_426996_2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同年齡層,皮膚缺的東西也不同

2013/02/04 【內容摘自《肌戒毒:14天不洗臉的真正醫學美容》,作者宋奉宜/著、楊心怡/採訪撰文,天下雜誌出版】

 

「肌膚保養」真的不只是「將保養品抹在臉上」這麼單純!一般大眾或許以為「保養品不過是保養,一定很安全」。事實上保養品必然被皮膚吸收,就必定對皮膚產生影響。這些影響無論是正面或負面,也就形成幫助或傷害。

因此,我們必須嚴肅地面對保養品使用的必要性:我們真的需要使用保養品嗎?什麼人「絕對必須」使用保養品?

人們使用保養品,無非是希望維持皮膚的最佳狀態;所謂「維持」,最基本的就是「不傷害」,其次才談到保養最原始及根本的概念:「缺乏什麼,就補充什麼」。

從皮膚生理學看,人體進入青春期之前(通常是12 歲),皮脂腺的發育與分泌是不足的。等到進入青春期之後,皮脂腺才大量茁壯,分泌也明顯上升;這就是青春痘之所以稱為「青春痘」的原因。一旦皮脂腺管太小甚至堵塞,茁壯的皮脂腺體大量分泌,卻無法順利排出,就可能因為堵塞引起局部發炎反應。

一般認為體內荷爾蒙的高峰期在25 歲左右。隨著年齡漸增,皮脂腺與汗腺將逐漸萎縮、褪化,皮膚也因此乾燥;加上真皮纖維芽細胞的活性鈍化,產生的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等真皮基質會漸漸減少。結果就是皮膚的防禦力愈來愈下降,出現了「老化」現象。

 

不同年齡層,皮膚缺的東西也不同

因此,從生理學角度來看,「什麼樣的人必須使用保養品」這個問題,應該被轉換成「什麼年齡層的人,缺乏了哪些東西」:

青春期前的小朋友:缺油,不缺水。這時候當然應該補充安全油脂(鎖水概念),不需補充保濕產品(濕潤概念),並且安全防曬。

青春期的青少年:皮膚油脂與汗腺都分泌過旺,因此不缺油也不缺水,甚至往往過油,造成皮膚的黏膩、不適。此時應安全、適度清潔,並且安全防曬。

20 30 歲的黃金歲月:這是人生中最完美的時候,基本上油水分泌平衡,既不缺油也不缺水;既不過油也不過水。此時只需要安全防曬即可。

30 歲後:隨著老化過程進展,皮膚開始缺油與缺水。隨著缺乏程度的增加,應當適度補充安全油脂及安全保濕。油脂的補充可以從液態逐漸過渡到半固態、甚至是固態;或者在使用頻率上做考慮。當然還是注意安全防曬。

問題肌膚:無論年齡如何,環境乾燥、多風、強烈日曬等壓力因素,或者因錯誤保養、美容護理與過度醫美治療,皮膚無法承受而產生傷害,表現出易敏、刺激、紅腫、乾燥等急性或慢性發炎有時醫師會診斷為酒糟或玫瑰痤瘡),就應當思考皮膚傷害原因加以避免,並針對當下的症狀,適度補充安全油、水,幫助酸性保護膜自然恢復,被動地防止皮膚發炎加劇;甚至考慮補充鎮靜、安撫成分,主動幫助皮膚修復。另外,先天性皮膚疾病的患者,也應視病況徵酌。

(全文網址: 不同年齡層,皮膚缺的東西也不同 - 肌膚保養 - 美容塑身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9234#ixzz2kQ50CqvD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67146553-4048159401  8MszrT7uuAQh70ymg_PzEw

敷面膜可增加肌膚膠原蛋白,真的嗎?

2013/10/17 【聯合報整理記者張嘉芳】

諮詢台北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

整理記者張嘉芳

 

正解:錯。坊間不少訴求膠原蛋白或胜肽面膜,宣稱可讓肌膚豐潤、恢復彈性。但無論是膠原蛋白或胜肽,其分子量都太大,無法深入皮膚底層。

至於敷臉後感覺肌膚變得緊實、飽滿、晶瑩剔透,主要是面膜有保濕效果,可補充皮膚水分,但它只有短暫效果,並無法真正豐潤肌膚,補充肌膚流失的膠原蛋白。

(全文網址: 敷面膜可增加肌膚膠原蛋白,真的嗎? - 肌膚保養 - 美容塑身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1523#ixzz2kQ2egwk5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_484837_3  

f_484837_2

越擦保養品膚質恐越糟糕!

2013/11/12 【內容摘自《肌斷食》,作者宇津木龍一,方舟文化出版】

 

為何皮膚過敏時,醫師都叮囑:別擦任何保養品、用清水洗臉?

為何有越來越多人皮膚變成敏感肌?保養品是否越貴越有效?

 

保養品會破壞肌膚再生

將角質層放大,我們可以看到上面佈滿了網狀的紋路。這就是肌膚的肌理,又叫做皮溝。這個皮溝,也就是所謂的「肌理」,是如何在角質層表面形成的呢?

用顯微鏡觀察真皮層和表皮層的交界,可以看到真皮與表皮相互交錯咬合,呈現參差不齊的波浪狀。角質層的表面,也隨著這個波紋,形成凹凸不平的肌理紋路。

當肌膚健康,角質層的肌理紋路會呈現深溝,表皮和真皮也會緊緊地咬合在一起。一旦肌理紋路變淺,表皮和真皮咬合的程度也會變淺。而沒有肌理紋路的肌膚,其表皮和真皮的交界則是平坦無波表皮和真皮的交界處,正好是製造表皮細胞的基底層。

如果基底層一片平坦,基底細胞的數量就會變少,進而讓新生的表皮細胞和角質細胞數量變得不足。這麼一來,皮膚會緊縮、失去彈性,細胞處於相互拉扯的狀態,讓皮膚繃得死緊,肌理紋路因此消失不見——這就是皮膚萎縮後的慘狀。

但是,基底層只會在角質細胞變成皮垢脫落後,訊息回傳,才開始製造新的表皮細胞。如果角質細胞無法脫落,就不會再生新的細胞,最後造成細胞數量不足,全體皮膚變得緊繃平坦,呈現無肌理的萎縮狀態。

由此可知,我們人體肌膚的調節,完全由皮膚表面死亡的角質細胞負責。如果角質層受損,保濕膜和防護膜遭到破壞,皮膚的表皮、真皮就會變薄,使皮膚整體跟著變薄。

一旦皮膚變薄,膚色就會看起來暗沉,也容易出現小細紋,而皮膚下方的血管和肌肉也容易透出表面,造成色斑。而使用保養品,就會破壞角質層、影響肌膚再生,使皮膚全體受到波及。

如果以為「表面的塗抹不會影響到肌膚裡層,應該不要緊」,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皮膚表面最上層的角質層,正是負責調節整體的肌膚狀態,因此正確的保養方法非常重要

全球大部分女性都深信不疑的日常保養,有許多其實是對肌膚有極大傷害的

(全文網址: 越擦保養品膚質恐越糟糕! - 肌膚保養 - 美容塑身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4837#ixzz2kQ1ss8RC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