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A58B2-84BF-4F08-AD82-5EB6CB9C7CB1  

懂得關鍵12讓你成為老闆眼中的寶七成企業主、人資主管重視員工的質問力

撰文 / 李建興
出處 / 今周刊   897

2014/02/27

 

好問題不只可以求出好答案,更是讓雙方認同、彼此思考過內涵的完美結局。根據《今周刊》調查,七成以上的企業主希望自己的幹部主管和基層員工都具備質問的習慣,這個從前被忽略的動作,漸漸成為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美國投資鬼才伯納德.巴魯克曾說:「好幾百萬人看過蘋果掉落,牛頓卻是唯一問了為什麼的人。」可見得,牛頓在發現地心引力之前,就先發現了質問的威力,而這也是他得以出類拔萃的關鍵。

美國創新領導中心曾對一九一位成功企業家進行研究,發現這些聰明的領導者,都深諳提問的力量,善於「製造發問機會」並「懂得提問」,用問問題激勵員工、激發創意、解決問題,甚至形塑策略與推動改革

讓領導者受惠也讓難題迎刃而解
「問」這個動作,不僅讓領導者受惠。就連向來是全球企業典範的豐田汽車,也教育員工每天要連續想五次「為什麼」。他們認為,員工問了第一個為什麼後,會開始找原因,進而會有更多的為什麼,一連問個五次後,許多觀念、難題幾乎皆迎刃而解了。
除了歐美日等國,台灣企業界也開始注重上班族的「質問能力」。《今周刊》和yes123合作的調查就發現,高達71.2%的企業主和人資主管認為,一位時時質問部屬的主管,將讓工作、專案執行得更好;同樣的,這些主宰上班族工作大權的老闆和人資,也有六成五希望自家員工能常常自我質問。
這箇中滋味,2013年信義房屋年度業績最佳進步獎得主陳逸駿,感觸甚深。去年,他一個人就替公司攬進了四億多元的業績,年薪突破三百萬元;然而,這位房仲界的明星,前一年才歷經了事業的低潮,當時一整年業績還不到去年的二成五,甚至是全信義排名一千多名的績效末段生。短短的一年內,能有如此天差地遠的改變,全拜其對「質問力」的體悟。
頂著留美企管、統計雙碩士高學歷的陳逸駿,2011年入行之初,由於景氣正好,加上資深同仁的協助下,第一年就以新人之姿創造了一.五億元的成交金額;孰料,隔年景氣下修,成交急劇量縮,挑戰才真正開始。

 

9-6-638

體悟「質問力」拚出最佳進步獎
一次陳逸駿到了一個社區拜訪屋主準備開發案源,沒想到按了門鈴、表明來意後,不願意開門的屋主僅僅從對講機拋出一堆問題「你做多久了?你上次成交過什麼案子?我們這裡一共有多少戶要賣?我們社區上一次成交是多少?」這一串如連珠炮似的問題,讓他無法招架,還來不及開口,屋主就撂下了一句:「你什麼都沒準備!」喀的一聲掛上對講機,只留下一陣冰冷的沉默。
錯愕中,陳逸駿著實不解,「這些問題和房子要不要賣有什麼關係?」此外,某回公司承接了一起準備換約出售的預售屋,由於建設公司早已撤場,沒有實品屋就罷了,連工地也是禁止進入,卻來了一組客人要求帶看,陳逸駿硬著頭皮帶著買方在工地外圍繞了一圈,但買主丟出了一堆問題:「大廳在哪?這戶面哪邊?採光怎樣?有什麼公設?」他啼笑皆非地想:「預售屋就還沒蓋嘛!這是要我隔空抓藥嗎?」
一連好幾次的「問題」客戶,讓陳逸駿成交幾乎月月掛零,他老覺得客人故意找他碴,直至有一次,店長終於忍不住說:「怪客戶問題爛,倒不如先想想人家為何要提這些問題?」「能幫你找到答案的,就是問自己!」這一記當頭棒喝狠狠地敲醒了他:「對啊!客人就是有問題才會需要人服務啊?業務不就是靠解決問題賺錢的!」
從此,陳逸駿認真地看待客戶拋出的每個問題,記錄下來、勤找答案,甚至在客戶提問前,自己就先設想了幾十個問題作準備。他有個「1033」原則,也就是每次要拜訪新客戶,一定先預想對方即將提問的十個問題,更進一步揣測客人每個問題背後的三個意圖,再從每一個意圖中,找到三個足以回應客人的答案。

也就是說,每次出發前,陳逸駿老早備好近一百個「答客問」,自此業績有了明顯的成長。有次,一位大地主還因為十分滿意他詳盡的資料、精準的解說,一下子拿出了六套房子委託他賣。

螢幕快照 2014-09-03 下午2.45.43

質問妙用無窮探索、發想、整理皆宜
至於曾讓自己最頭痛的預售案,在無數的自問和尋找解答中,陳逸駿居然也找出了解方。首先,他會在建商未撤場前,就提前為未來的案子蒐集DM、設計圖、上網下載資料,或進到售屋中心拍照;同時,帶看前,自己也會先設計動線,即使工地進不去,也會帶著買主從鄰棟制高點看屋,盡可能模擬實景。這使得原先抽象的預售屋變得具象,讓他在店裡有了「預售天王」的封號。
質問,不僅可以讓老闆、客戶滿意,yes123研究更發現,質問力具備著「探索」、「發想」、「整理」三大功能。著有《一百種提問力創造二百倍企業力》的布萊恩.史坦菲爾就指出:「問題問對了,可以節省至少三分之一的溝通時間!」他認為在問答之中,其實雙方已在進行想法對焦,一個關鍵好問,更可以讓原本模糊的指令、需求、概念予以具體化,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專門教導長榮航空空姐們服務技巧的周英君,從二十多年來擔任空服員、事務長的經驗中,理出了一套「聰明質問哲學」,解決了無數的客訴難題。
她回憶自己第一次上線時,遇到了一位鄉音極重的菲律賓人向她要一枝筆,只是乘客「Pen」的發音,怎麼聽都是「Ben」,當時她很直覺地回了一句:「How spell(怎麼拼)」只見雙方一陣尷尬。多年來周英君一直從這微小的例子反省自己;而今,她會很技巧地提問:「您的用途是什麼?我來幫您想辦法!」在這聰明的問題中,不但避免了雙方的尷尬,還探尋出了對方真正的心意。

素以服務著稱的長榮航空,永遠沒有「奧客」兩字重點在於要如何洞悉出對方真正的問題。因此,周英君在擔任事務長時,每每服務有了狀況,她總是不急著給答案,而是循循善誘地問著旗下的空服員:「你覺得應該怎麼做?」「為什麼要這麼做?」藉由一次次的反問,探知部屬的想法、觀念、態度,也發揮引導和凝聚共識之效。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就說過:「過去的領導者要會解答,但未來的領袖則將是要懂提問。」因此在探索歷程中,質問也發揮了說服、引導和聚焦的巧妙作用。

善用三大提問法讓難題迎刃而解
有趣的是,質問讓問題得到「收斂」,卻也能讓創意得到「發散」。因為,質問最吸引人的是,雖然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卻是無限的!藉由一個問題,無數的想法、創意、方案就孕育而生。更重要的是,在蒐集答案之際,往往會發現更多的問題,讓思考更加縝密,許多的顛覆和改革就這麼產生了。
藉著質問能訓練自己周密的思惟,也讓原先凌亂的思緒,進行「歸納」和「整理」。富邦MOMO台的購物天后任潔玲多年來創造過無數的銷售佳績,她要如何成功說服這些無法對話、看不到表情和反應,甚至連對方有沒有在聽都不知道的隱形客戶?
任潔玲透露,她會先自問:「要如何創造觀眾的需要?」於是,每接到一個產品,一定會上網蒐集整理所有網友意見和質疑,畢竟,自問力也要靠經驗,當經驗不足時,就要借重別人的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在「歸納」和「整理」時,無論自問和質問,盡可能地將題目寫下來,你會發現,很多答案,萬變不離其宗,寫下來,將成為下一次的經驗值。

就像《失敗腦VS.成功腦》作者篠上芳光所說:「失敗腦只會答題,成功腦會問問題!」從今天起,善用質問力,學習質問力,相信你將快速邁向成功之路。

2010-12-638

搞懂關鍵12
──面對4種情境,職場達人都這麼問
一、面對上司(老闆)時,你該這樣問自己
1. 
老闆很挑剔很難搞,要向他提案前
贏家:專案目標、效益是什麼?老闆擔心、注重的是什麼?得先準備好!
輸家:隨便他啦!反正怎麼報都會被打槍,且看且走,賭一把,搞不好過了!
2.
工作或專案出包了,需向老闆回報
贏家:出包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解決?得提個解決方案給老闆。
輸家:要命一條,先聽他吼一下,再問他怎麼辦?球丟給他就是!
3.
老闆臨時召開發想會議或討論目標
贏家:這次會議想解決什麼問題?達成什麼目標?至少提個建議案才行。
輸家:發想就是自己「發」呆,聽聽別人怎麼「想」,當個九官鳥附和就好!

二、面對客戶時,你該這樣問自己
4.
要向姿態很高、很龜毛的客戶提案
贏家:客戶想解決什麼問題?想得到什麼效益?我方所提的案子優勢是?
輸家:照著提案簡報念就好,反正拿到這種客戶的案子,搞不好才更痛苦呢!
5.
客戶忽然轉單或臨時更改合約內容
贏家:客戶想法改變的理由?他們期待的解決方案是?私下了解後討論。
輸家:哇哩咧!朝令夕改,當我們人命不值錢啊!列出對方的罪狀,讓他死!
6.
陌生開發新客戶,第一次前往拜訪
贏家:客戶目前需要什麼?我們有什麼服務能解決難題?做完功課再去。
輸家:我又不是他肚裡的迴蟲,既是陌生開發,聊了之後再問他想怎樣就好!

三、管理下屬可以試著這樣問
7.
屬下的提案總是不盡如人意、周延時
贏家:想清楚,這樣做的理由和效益是什麼?可行嗎?有更好的方法嗎?
輸家:你是豬啊?怎麼教都教不會!算了,我直接告訴你該怎麼做好了! 
8.
部屬們向你報告年度目標及計畫時
贏家:這符合公司最高目標嗎?各部門相互統合過了嗎?我該怎麼檢核你?
輸家:各人性命各人顧,目標自己訂自己的,最後別害到我或其他人就好了!
9.
專案失利或績效不如對手,聽報告
贏家:別人做了什麼是我們沒做到的?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趕上甚至超越?
輸家:沒有理由!誰是害群之馬誰就自請處分,並給我想辦法彌補回來!

四、求職面試時,你該先這麼自問
10.
面試主考官要我自我介紹時,我會
贏家:如果我是主考官,會想知道什麼資訊?我有哪些賣點、特質符合?
輸家:不就是說說家裡有哪些人、做過什麼工作、讀過多少書,哪需要準備? 
11.
談到未來要負責的職務及工作細節
贏家:新東家對這項職務的期待是什麼?我能勝任嗎?如何能快速上手?
輸家:想這麼多幹嘛!先把工作騙到手,錄取後,不適合再想法子蹺頭就是! 
12.
想要爭取到一個好的職級或薪資時
贏家:我應徵的職務薪資行情是?我能提供超值的貢獻讓對方值得加碼?
輸家:談薪資不就跟菜市場賣菜一樣,先開個高價讓人砍,再假裝委曲求全! 

9-4-638

如何製作一份完美的提問單?
好問題必須要能引導對方思考,才不會雞同鴨講甚至產生誤會。

因此,上班族人人都需要屬於自己的「提問單」,也就是懂得設計問題。一般而言,聰明的問法可以分為開放式問句法、封閉式問句法、二擇一選擇法和5W1H法。
開放式問句法可讓對方暢所欲言以蒐集到更多的資訊。如:您對投資理財的看法?
封閉式問句法有利推動、引導,縮短聚焦時間,如:假使採取A案,會不會更好?
二擇一選擇法有利於確認,例如你的意思是AB
5W1H」法WhoWhatWhenWhyWhereHow的問法,能在看似開放的問題中,得到對方豐富的資訊,卻也能獲知明確的答案,如:「你要如何處理這件事?」就比單純地發怒:「你知道這個禍有多大?」來得有建設性。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E781A74-5967-4D77-B4A9-1F0A6F8B3D5A  

最溫柔的狠角色庫克「我會做好準備,直到我的時代來臨。」(I will prepare, and some day my chance will come.

撰文 / 今周刊
出處 / 今周刊   951

2015/03/12

2-0E5FC2DA-DF2F-4F97-BB25-F3B8F99B8FC7 

他不住豪宅,不愛美食,每天清晨四點半起床,幾乎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為的是脫離身為少數的恐懼,登上權力頂峰,改變世界!本刊記者赴矽谷直擊,拆解庫克把蘋果變全球最大企業的職場生存學。

 

律!過著鋼鐵般的生活
當記者來到庫克位於舊金山Palo Alto市的家時,難以想像這是極度保護隱私的庫克真正的家,因為這裡門口沒有警衛、沒有隔開群眾的大片草坪,甚至可能沒有車庫,致使庫克需要在路旁搭車。

當部屬:專挑賈伯斯不想做的事,成為他最好夥伴

這棟房子的位置,其實正是庫克能升任蘋果執行長的原因之一。

1997年,庫克進入蘋果時,原本只是管理供應鏈的主管,在蘋果內部,這是近似「黑手」的工作,和賈伯斯重視的程式設計、工業設計相比,管理供應鏈既繁瑣又無趣。
庫克上任後,要求搬到賈伯斯辦公室旁邊工作,有任何問題,他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先知道賈伯斯的態度;庫克的家也是,這裡離賈伯斯家,走路只有十分鐘,就連買一杯咖啡,都可能會遇到賈伯斯。公司裡其他喜歡模仿賈伯斯的人不同,他專挑賈伯斯不想做、沒興趣做的事,讓賈伯斯少不了他。賈伯斯身邊雖然有設計天才、程式高手,但這些人都會瓜分賈伯斯的光芒,只有庫克,完全隱身幕後,和賈伯斯完全互補,最終成為賈伯斯最信任的人。


戰功!「追殺庫存的匈奴王」,改造蘋果供應鏈
庫克替賈伯斯建立的第一個戰功,是成功降低蘋果的庫存,當時蘋果的生產系統效率低落,庫存堆積如山,庫克稱自己是「追殺庫存的匈奴王」,全面改造蘋果供應鏈。
當時,蘋果在亞洲的分公司,一年的庫存周轉率是二十五次,庫克提出的目標,卻是一年庫存周轉「一千次!」,所有人都以為,他在開玩笑。
幾年後,庫克的團隊已經可以做到存貨周轉率接近「無限大」,這代表蘋果幾乎沒有庫存!

當客戶:他要求嚴格,讓供應商談判到崩潰
在工作上,庫克靠驚人的意志力領導部屬。

根據《華爾街日報》記者Yukari Iwatani Kan的觀察,庫克在高階主管間人緣不錯,因為他不像賈伯斯那樣喜怒無常,庫克彬彬有禮;但對內,他同樣以嚴酷出名,「在他的概念裡,維持現狀就是不能接受。」

嚴厲!不斷追問邏輯漏洞

庫克統御部屬的方式,不是像賈伯斯那樣當眾羞辱人,《財星》雜誌曾報導,他更常做的方法是,當他發現某人的報告有問題時,他會不斷追問報告中的邏輯漏洞,「如果你答對一個問題,他會再問你十個問題;如果你答錯了一個問題,他會再問你二十個、三十個問題,」一層一層深入,直到對方完全答不出來,會議室裡只剩下令人難堪的寂靜為止,「我看過他用問題把部屬『撕成粉碎』」

當接班人:留住人才,掌握分配舞台權力

庫克剛接執行長位置時,蘋果員工對未來發展十分悲觀,「蘋果要完了」。
庫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讓人緣最好、但長期被賈伯斯忽視的網路服務部門負責人升官,同時,他留人的第一步,就是向資深副總每人發十五萬股蘋果股票,這些股份像是金手銬,立刻增加人才跳槽的機會成本。
庫克知道,他不是賈伯斯,無法讓這群人互相惡鬥,拿出最好的成果;要領導這個團隊,他必須刺激人們互相合作,而不是互相競爭。好處也是,他不像賈伯斯高度渴望光環,他利用這一點,把自己的缺點,變成領導的優點。
而善鬥出名的福斯托Scott Forstall,因為掌握軟體核心,過去常受賈伯斯偏袒,2012年時,他負責的地圖服務出現重大瑕疵,蘋果股價因此重挫。事發後,福斯托拒絕庫克要他道歉的要求,他以為庫克個性低調,不可能自己出面負責,這事就可以像過去蘋果手機天線不良的事件一樣被輕輕放過,。

沒想到,二天後,庫克就用CEO的名義正式發函道歉,這封道歉信,就成了福斯托和蘋果的訣別信,一個月後,庫克要求福斯托辭職。他把原本屬於福斯托的舞台,分給早就渴望插手人機介面設計的伊夫Jonathan Ive和網路服務負責人庫伊(Eddy Cue)等人。
庫克從原本沒人害怕的營運長,一年多後,成為真正大權在握的CEO

當同志:克服逆境,無懼社會的眼光
庫克對別人嚴苛,對自己同樣嚴厲,究竟是什麼力量,驅使他前進?
2014
10月,庫克公開同志身分,信中他寫道,「身為同志,讓我對於少數群體的感受,有更深的理解,也讓我有機會去了解,身處其他少數群體中的人們。」他接著寫,「雖然,有時會感到辛苦與難過,但它賦予我自信去做我自己、走自己的路,克服逆境並無懼社會眼光。」他的同志身分,讓他注定一生都要對抗主流意見,他必須全力以赴,才能爭取做自己的機會。

做好準備,走自己的路成就大事
要了解他,必須回到1960年代的阿拉巴馬州,庫克小時候,美國南方仍普遍歧視黑人,有一次爆發大規模的黑白衝突,逼使庫克一家搬到別的城市生活;同性戀者更被歧視,在庫克就讀的大學,一旦同志身分曝光,甚至會收到陌生人寄來的死亡威脅。
在庫克辦公室的牆上,掛著他一生最崇拜的兩個人,羅勃.甘迺迪和金恩博士的照片。這兩人,羅勃.甘迺迪是活在哥哥約翰.甘迺迪(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的陰影下,卻堅持走自己的路,支持黑人民權運動,最後被刺殺身亡的悲劇英雄;金恩是領導黑人,堅持反對暴力對抗,成功改變美國的歷史人物。

現在阿拉巴馬州法院,仍為反對同志婚姻和聯邦法院進行法律戰,可想像庫克成長過程裡,早已習慣對抗主流,他的高度自律,是提醒自己,要走自己的路,成就大事,就要做最充分的準備。

他最欣賞林肯的一句名言,「我會做好準備,直到我的時代來臨。」(I will prepare, and some day my chance will come.)這句話,也正是他職業生涯,最好的說明,如今在蘋果乃至於全球,庫克時代的確已經來臨了!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ho_news_036221  

快走抗腦退化!有點喘、流汗效果最好

優活健康網 – 2015313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XCC

透過走路可以強化下半身肌肉。運動秘訣是「感覺有點吃力」。「有點吃力」就是不痛苦、也不輕鬆的適度運動產生的身體感覺。

runVswake

大步快走時,要有以下的身體感覺才算正確:

 有點喘,但會保持笑容。
 運動五分鐘會流汗。
 過了十分鐘,覺得小腿脛或大腿後側有點緊痛。

持續這樣的「有點吃力」大步快走運動,對於減重、培養持久力、肌肉量、改善身體狀況都有明顯效果。

1

MJ people 218-4版-表格-02100

不過,新手請以「輕鬆愉悅」的感覺開始持續運動。吃力又激烈的運動會產生大量活性氧。雙肩大力上下振動,發出「嘿」喘氣聲的運動,會有大量氧氣吸進體內,當然活性氧產生量就會增加,原本有益健康的運動卻變成殘害身體。

811162048411770

123

運動量適中的大步快走運動反而可排除活性氧,能延長身體的健康壽命。比方說,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強健血管。持續走路可以強化心臟功能,提高全身的血液輸送能力。於是心跳數變少,就能減輕心臟負擔。此外,還能強化肺部呼吸功能,提高空氣出入量,而且又不會讓活性氧大量產生。讓身體吸入適量氧氣,並且讓氧氣運行至全身每個角落。

一旦提高心肺功能,就會有大量血液被運送至全身細胞和器官,當毛細血管變多,血管會變粗。於是血液量增加,豐富的氧氣和養分、賀爾蒙就能順暢運送至身體每個角落。

221125

image_gallery

走路有抒解肌肉或血管緊張感的效果,讓血管變柔軟,進而達到改善及安定血壓的效果。為了讓走路運動達到上述效果,有些事情務必切記。如果只是像散步那樣的走路,效果會減半。至少你的視線要停留在前方十公尺處,視線上抬,背脊伸直,雙手要前後大幅擺動。還有想像從橫隔膜(連接肋骨最下方至背骨後側的肌肉)到腳連成一線的感覺,將腳從橫隔膜抬起般走路。

這麼做可以強化背肌和腹肌。同時你還會留意自己的走路姿勢,養成很有節奏感的走路習慣。俗諺說:「老化從腳開始」。不常走路,血流循環會變差,腦部的血流也會變差,慢慢地腦功能衰退,腦部開始老化。

沒有大步快走的日子,至少也要每週一次走路一小時,走路距離盡量拉長。就算是漫步,能夠邊欣賞風景邊散步的話,也能提升記憶力及注意力。

(本文摘自/60而健/天下雜誌出版)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426241122413156566

6472

5rt43rewf

22103_21d88454-4000-4c72-af82-a1499b3420f61357569331296_1  

哪些痣非除不可?五大原則來評估

作者: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 健康醫療網 – 2015313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許多人因為面相學或美觀考量會將「痣」給點掉,而根據皮膚科醫師發現,臨床上也常遇見民眾因為上述因素前來除去黑痣,但是,民眾以為的黑痣,根本是惡性腫瘤!

id_565

1206100446351456

20120727120455438

3

所謂的「痣」通指黑痣,是一種黑色素細胞,這些黑色素細胞會在周邊製造30個左右的表皮細胞,細胞聚集後就形成了我們常見的痣。大部分的黑痣是後天的,而痣的多寡與大小,都與發生惡性細胞癌的機率有密切關聯性。到底哪些黑痣該注意、該去除呢?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民眾可在日常多加注意身上的痣,若是大於0.6公厘、呈現不規則形狀、顏色有改變或是除痣後傷口不易癒合,都可能是惡性腫瘤的前兆。而長期受到摩擦、刺激導致不適的痣、長在特殊部位都可請醫師診斷後,評估是否該去除。

f_127467_3

痣 002除痣1

除痣2

根據研究,越大的痣,未來變成惡性細胞癌的機率就越大。痣有變化,可能是身體的警訊,有些患者甚至不清楚長在身上的是黑痣還是皮膚癌。蔡呈芳醫師解釋,當身上長出不確定是良性的痣,或是惡性的黑色素細胞癌時,可以由五大原則來做初步的判斷。

一、形狀:痣的形狀是否左右兩邊相對稱或是一邊的面積較大。

二、邊緣:痣的邊緣是否不規則。

三、顏色:一顆痣是否有顏色深淺、若呈現不同顏色。

四、大小:痣的直徑大小是否超過0.6公厘。

五、表面:痣的表面是否呈現隆起狀、或是內有分泌物等。

20130420190360206020

200853095958349

0019b91ed91714d3e7ad01

5298957994f917224268f6

蔡呈芳醫師叮嚀,因臨床上常有病患罹患癌症而不自知,提醒民眾若發現身上的痣有變化、疼痛,一定要盡速就醫,痣一旦轉變成惡性黑色素瘤時,會以相當快的速度惡化,不可不慎。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4229-XXL92309820140603 (2)  

微整不成變失明!韋志曄:睡著施打風險高

NOWnews – 201531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x01253p58os_ori_1

88dbd1c08bc431ae3310bb6b83edf377

年前一名婦人到醫美診所注射填充物隆鼻,卻發生隆鼻未成功反失明的慘劇,事實上,近來民眾瘋微整,變美不成反而變成醫療糾紛的案例層出不窮;專科醫師表示,由於每個人的血管解剖位置不完全相同,多少存在變異性,萬一施打到動脈造成逆流至視網膜動脈,就會造成失明,甚至導致中風。

1424828363-2675091574

1424828363-3828071516

慕顏診所院長韋志曄指出,醫學美容已成趨勢,不少愛美人士越來越願意花錢做醫美療程,且對於訴求低風險、一針見效、見血率少的微整療程,接受度相對較高。根據統計,國內每年光隆鼻人數達到20萬人次,其中,免開刀的填充物注射,更佔了約五成之多。

目前採用施打填充物隆鼻的方式有玻尿酸、微晶瓷,可供愛美人士做選擇,韋志曄分析,兩者各有優缺點,像是玻尿酸的硬度與黏稠度,皆不如微晶瓷;由於微晶瓷含有由烴基磷灰石鈣(Calcium Hydroxylapatite)組成的生物軟陶瓷顆粒,因此無論塑形度、立體度、維持度都會比玻尿酸還要好,但也因為含有這些含鈣顆粒,因此,臉部肌膚較敏感者,施打完前幾天可能會有些紅腫甚至稍微疼痛的現象。

L_201501311200006

hqdefault

韋志曄進一步指出,現今的玻尿酸已經發展出許多含有麻藥的劑型,施打時比較沒有疼痛感,玻尿酸不管施打在人體的任何部位,對人體的刺激性與局部反應都比較小;若以施打風險來做比較的話,玻尿酸的安全性較微晶瓷高,且萬一不小心打入血管中,可使用降解酶做處理,而微晶瓷則必須採用手術方式取出才能處理。

liS8KOZbpbDFI

maxresdefault

韋志曄醫師表示,雖然目前的注射填充物絕大多數都可以為人體所吸收,但其實吸收率並非100%,多次施打後還是會有一些殘留,因此,若有施打過鼻部填充物的民眾,未來要再接受隆鼻手術時,很多時候還是必須在手術中,把之前注射過的填充物清除。

韋志曄提醒,肌膚有局部過敏者、懷孕者不宜施打任何醫美手術,其次,玻尿酸的廠牌眾多,再者,施打前務必與醫師確認是否經過FDA認可,更重要的是,在全身麻醉下施打填充物的危險性會增加,此外,鼻部的施打劑量一次以不超過1 c.c.為原則,會比較安全。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ho_news_036216  

關於信任 你所誤解的10件事

優活健康網 – 2015312

517xsQyQ3pL._SY344_BO1,204,203,200_

關於信任 你所誤解的10件事

11951c0

1)大家所想的信任,大多不是真的信任。

楚巴迪和粉絲的故事所顯示的單純樂觀,並不是真實的信任。那太過天真而單純,考慮不周,沒有反思。雖然我們從小學會的信任大多是基本的信任,但很多成人還是抱持那樣簡單的看法。孩子般的信任是不考慮任何不信任的可能,但那是有違現實的。

2)信任跟人有關,跟事情無關。

信任牽涉到人際關係。我們把「信任」這個字眼用於人上,也用於事物上,但我們其實無法「信任」汽車。我們把「信任」和「可靠」混淆了,「可靠」可以用在人上,也可以用在事物上。信任需要做出承諾並履行承諾,需要深思熟慮的決定、行動和反應

building-trust-millennials

3)信任不見得都是好事。

信任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重點是你如何運用信任。不真實的信任可能是天真、愚蠢或盲目的。盲目信任是自欺欺人及否認,是不可動搖的,不思考任何背叛的可能。然而,背叛是信任的風險

4)信任是有條件的。

信任不是空白支票,是有限制和條件的。當我們說我們信任某人時,那也假設了附帶條件。例如,我可能信任技師幫我修理汽車,但我不會信任他幫我做牙齒的根管治療。

how-ibm-does-innovation-21-638

5)信任一旦喪失或破滅,還可以重新獲得。

單純的信任就像貞操一樣,一旦失去,就無法恢復,但真實的信任並非如此。真實的信任不是非黑即白,它可以在灰色地帶運作真實的信任比較注重關係,而不是特定的結果它是可以重建的,客觀看待對關係真正重要的事

6)信任的相反並非不信任。

信任的相反是控制在缺乏真實信任的地方,就會看到控制信任是一種選擇,一旦你信任了對方,有責任的自由就變成了核心

leadership-training-powerpoint-3-728

7)信任是一種過程。

信任是一個動作,它不是氣氛或是鞏固一切的黏膠,也不是螢幕保護程式,在背景等候必要時上場信任是個人特意去做的事情,是持續培養關係的過程,是學到的情緒技巧

8)自我信任也是信任的一部分。

自我信任是信任你自己的意圖、動機、誠正,符合你的預期,履行你的承諾。那牽涉到自尊和自信。如果你無法信任自己,又如何信任別人呢?如果你無法信任自己的行為符合道德或誠正,你也很難信任其他人做到那樣。我們通常都以為別人跟我們一樣,當我們是虛假的,就會覺得別人也是虛假的。如果我們是值得信賴的,也同樣會這麼看待他人。

46415191-5491-15dd-cc83-9adea6ad9242

9)信任是有風險的。

真實的信任不會否認過去發生的事,或忽略未來發生背叛的可能性,無論是出於有意或無意的背叛。信任的人知道,信任可能破裂,他們在信任以前會先權衡風險和利益真實的信任是透過思辨和經驗而衍生的行動

10)想獲得信任,必須先展現信任。

一般普遍認為,信任是你努力爭取來的,然而事實正好相反,你之所以獲得信任,是因為你先信任他人。那是一種互惠法則,你付出什麼,就得到什麼。如果你想獲得信任,就要先信任別人。有人可能覺得這種說法有悖常理,其實不然。那和培養其他的關係並無差別,你想獲得關愛,不是惹人憐愛,而是先去關愛他人你想獲得資訊,不是死守著資訊不放,而是透過資訊的分享你想獲得尊重,必須先尊重他人。信任也是如此。

信任是人的天性,艾默理大學(Emery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在《紐約時報》的報導中提到:「在這個貪婪及爾虞我詐的年代,可能很難相信這個事實,不過科學家發現,與他人合作、選擇信任而非嘲諷、選擇大方無私而非自私的小小勇敢舉動,會讓大腦頓時產生一種平靜的喜悅。」勞伯.所羅門(Robert Solomon)和費南度.弗羅瑞(Fernando Flores)在《從信任開始——成功領導的基本條件》(Building Trust in Business, Politics, Relationships, and Life)裡指出:「信任不是我們『擁有』的東西或媒介,也不是一種氣氛,而是我們做出來的事。」

信任是一種行動,是運作的方式

當你選擇展現真實的信任時,你在工作團隊中就發揮了顯著的影響力。

給予及培養真實的信任,是職場致勝的理念

(本文摘自/大膽起步/遠流出版)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14032674446537165026_f520  

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可能影響免疫系統

作者:【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532

brcforme

慢性疲勞症候群(或稱肌痛性腦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ME),症狀包括四肢疼痛、精神不振、體力虛弱,很可能影響睡眠與日常作息,因此不論記憶與集中能力都嚴重受到阻礙,由於醫學界找不出致病原因,很多民眾認為僅是心理作用,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發現,免疫系統會因此病起變化。

研究團隊分別抽取300位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與一般民眾血液,分析兩者間不同之處,發現患病3年受測者血液中,擁有特異免疫分子,特別是干擾素伽瑪(GAMMA)會特別高,讓患者會在病毒感染後,容易感到特別疲憊,一般民眾或得病未滿3年患者則沒有類似病兆出現,因此病徵較不明顯。

s2_53c981fda9ecc

纖維肌痛症02

研究學者Mady Hornig表示,當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受到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緩慢受到破壞,因此特殊免疫分子在患病3年才出現,導致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病徵表現,若是能讓特殊免疫分子安定下來,病情似乎就能恢復穩定,外來或許能夠特別針對疾病開發藥物或治療方法,改善病患生活品質。

chronic_fatigue_syndrome.304115545_std-1

Chronic-fatigue-syndrome

英國倫敦瑪莉皇后學院學者Peter White表示,不能單從一項研究數據就當作找到疾病解決辦法,希望研究團隊可以藉由各種不同群組,找到關鍵的致命因素,讓大部分科學家都能接受結論,可當作發展治療方法依據,但目前還須要更多事證才能確定研究結果可信度,未來可以發展使用。

WhatIsMECFS_Venn1

英國肌痛性腦脊髓炎協會顧問Charles Shepherd認為,能夠更加了解疾病導致原因與後續影響,可以獲得各多支持與反應,如果確認病患免疫系統受到影響,或許能夠研發藥物,降低疾病帶來困擾;雖然仍有醫生認為這項疾病是心理作用,但是目前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不論大腦、肌肉、或免疫器統都會有嚴重影響。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神科名醫自打癌細胞立遺囑推免疫療法涉嫌違法醫療廣告及從事不正當行為恐撤照

20150228

【沈能元、邱俊吉台北報導】

精神科名醫李光輝為要求衛福部放寬對免疫細胞療法的管制,昨竟公開施打血癌細胞株到體內,讓自己陷於罹患血癌風險,以證明他長期注射自體免疫細胞有足夠免疫能力防癌,創下國內外醫界以身試癌首例。不過李為避免家人擔心,注射前還是預立了遺囑。多名醫師昨批李打免疫細胞根本無法防癌,還開記者會打血癌細胞株,簡直「匪夷所思」、「吃飽太閒」。

衛福部昨指,李光輝已涉嫌違法醫療廣告及從事不正當行為,最重可廢止醫師證書,雖可重考證書,但不易通過。
李光輝(52歲)是新竹縣培靈關西醫院院長,媒體曝光率極高,4年前開設光輝生命醫學細胞儲存銀行,跨足免疫細胞療法領域,但受限國內法令要求須完成13期人體試驗才能運用在臨床,而國內目前才開始做最初階的第1期安全性評估,要進入第2期的2040人小規模有效性評估,以及第3期數百到數千人的大規模有效性評估,遙遙無期,李光輝為了要求政府比照日本通過第1期人體試驗就開放臨床運用,昨竟公開注射血癌細胞株。

3a810b6490e3008b7742_640

以身試癌全球首例

免疫細胞療法主要是將血液中的免疫自然殺手細胞分離出來,在體外培養後再回輸到體內,以治療癌症等疾病,全球現僅在少數血癌、淋巴癌上發現有抑制腫瘤效果,但李光輝昨聲稱,他從前年起開始注射免疫自然殺手細胞,有足夠免疫力防癌,因此施打血癌細胞株做驗證。
昨天李光輝先坐著施打食鹽水,待食鹽水注射完後,再換成裝有30 c.c.透明液體的血癌細胞株,為全球第一人。他說,細胞株是向新竹的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購買,內含8.75億顆血癌細胞株;為取信媒體,他還說可帶樣本回去檢驗,但因細胞株須保存在零下20至零下80的專業環境中,現場無人取樣。他並秀出自己的健康證明,顯示健康良好,並指兩周後會再公開健康報告。
李光輝說,這次注射血癌細胞株,為免家人擔心,並未告知父母、女友,注射前已立遺囑,以防萬一。 

醫界批評誤導民眾

台大醫院腫瘤科主任田蕙芬昨指出,目前全球皆無嚴謹的研究證實定期輸回自體免疫細胞具防癌效果。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也說,罹癌因素很多,與免疫力高低無直接關係,醫師公開以「自殘」方式注射血癌細胞株,這不是醫學研究,是商業行為,不是好現象,以醫師來說更不合適。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說,注射血癌細胞株到體內確實可能使癌細胞增生,引發血癌,醫師採任何治療方式須符合醫學實證方式,李的做法根本是宣傳,恐導致民眾誤以為免疫細胞療法可治百病而盲目跟隨。
但新光醫院腫瘤科主任季匡華說,一般人注射別人的癌細胞,不易罹癌,除非是本身免疫力極低或先天有基因缺損等。

1425072063

「該檢查精神狀況」

台北醫學大學癌症研究病房主任謝瑞坤說,打免疫細胞根本無法防癌,李竟還為此開記者會,「應該去檢查一下精神狀況。」
衛福部醫事司長王宗曦說,醫師打血癌細胞株讓人匪夷所思,已有違反《醫療法》醫療廣告嫌疑,若經調查屬實,可罰5萬至25萬元,李也恐違反《醫師法》,最重可廢止醫師證書。北市衛生局表示已派員稽查,並將相關事證轉交李光輝執業的竹縣衛生局調查。
目前國內醫界治療血癌以化療與骨髓移植為主。36歲血癌患者吳瑋萍說,不會因醫師自打血癌細胞株,就相信免疫細胞療法,還是相信正規治療;她2010年發現患血癌,經過26個月化療、骨髓移植治療,現已治癒。民眾黃明章說:「醫師竟注射癌細胞,真的太誇張了,若非瘋了,就是宣傳。」 

日本准列常規療法

日本厚生勞動省於2006年將免疫細胞療法列為常規療法,增加自體免疫系統自然殺手細胞來攻擊癌細胞的免疫細胞療法,許多醫院有提供。 

LN01_001

免疫細胞療法資訊

原理:人體血液中有各種免疫細胞,醫界發現其中有種「自然殺手細胞」特別有治療疾病效果。
做法:取得患者癌細胞後,再取得免疫細胞,於體外結合,強化免疫細胞殺死癌細胞能力後,輸回體內,助患者免疫系統「復活」,對抗癌細胞。
成果:
.用於癌症的療效尚無定論,但對少數血癌、淋巴癌病例已有初步成果。
.用來預防癌症則從未有相關研究。
進度:
.國內尚未核准為常規醫療,僅屬人體試驗階段。
.現有台北榮總正進行非血癌類癌症的第1期人體試驗,另有2件試驗申請案仍待食藥署核准。
資料來源:謝瑞坤醫師、田蕙芬醫師、食藥署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05a00_p_01_02  

以身試癌惹議李光輝辭院長衛福部:最重可廢醫師證書

作者:魯鋼駿竹縣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31

中國時報【魯鋼駿竹縣報導】

精神科醫師李光輝將血癌細胞株施打至自身體內,引發爭議。培靈關西醫院副院長王育瑛昨赴竹縣衛生局說明,強調李是「下班後的個人行為」。衛生局表示,將擇日約談李光輝釐清有無違反《醫師法》相關規定再決定是否撤照。

3a810b6490e3008b7742_640

院方稱事前不知情

李光輝昨下午則在個人臉書PO文,表示希望台灣跟上世界臨床試驗腳步,但類似死諫方式引起醫院困擾,即日起請辭培靈關西醫院院長一職,並停止在醫院的一切醫療服務。李光輝自2008年起擔任培靈關西醫院院長。

王育瑛昨上午前往竹縣衛生局說明後表示,李光輝公開施打血癌細胞株到體內,讓自己陷於罹患血癌風險,以證明他長期注射自體免疫細胞有足夠免疫能力防癌,純屬個人行為,院方事前不知情,且李光輝並無在院內提及或實施相關行為,每周僅半天的特約門診也正常,李光輝開設的生命醫學細胞儲存銀行屬他下班後個人業務,院方無法干涉。

b9154f14fc76554d

衛生局將依法認定

新竹縣衛生局長殷東成表示,昨天請副院長王育瑛前來,先釐清李是否推廣與販售免疫細胞治療材料,或違反醫療倫理等相關問題。

殷東成表示,由於李昨無法前來說明,將積極約談李本人,再請醫師懲處委員會針對說明內容進行評估,進一步依法認定。

「我是以身試毒,而非以身試藥」,李光輝表示,自己是把「毒」打進體內,並非打「藥」,不能說是醫療行為,「既然如此,何來違反《醫療法》?」他強調,既然施打的是癌細胞,怎麼能算得上是「廣告」,反問「有人在販賣癌細胞的嗎?」

d959663

籲加速臨床測試

李光輝指出,目前台灣的法規規定,免疫細胞治療必須通過3期的臨床測驗才可合法,認為這根本是在扼殺台灣免疫細胞治療的發展。他說,自己之所以要「以身試毒」,是希望台灣的法規能夠放寬,縮短臨床測驗期數,「別讓台灣在免疫細胞治療領域上永遠處於落後狀態」。

 

hqdefault

衛福部:最重可廢醫師證書

作者: 林宜慧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31

中國時報【林宜慧台北報導】

精神科醫師李光輝公開施打血癌細胞株到體內,以身試癌,要求衛生福利部加速推動免疫細胞療法;衛福部表示,此舉涉及醫療違規,有違反《醫療法》醫療廣告嫌疑,若調查屬實,最高可開罰25萬元,李也恐違反《醫師法》,最重可廢止醫師證書。

「醫師打血癌細胞株讓人匪夷所思」,衛福部醫事司長王宗曦說,衛福部尊重李光輝想法,但施打血癌細胞株到體內,涉及醫療法規,會要求地方衛生局依法處辦;台北市衛生局前天已派員到場稽查,並將相關事證轉交李光輝執業的新竹縣衛生局調查。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科長潘香櫻表示,雖然國內還沒有治療疾病的細胞產品上市,但有10多項細胞臨床試驗正在進行;在細胞治療法規層面,該署去年9月已公告「人類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申請作業與審查基準」,今年1月公告「人類細胞治療產品查驗登記審查基準」草案,醫師若要進行免疫細胞療法,須向食藥署提出申請,而非自己擅為。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2_53c4b96b8f83320150202gym2  

長期運動讓你睡覺都能瘦

作者:林宜慧 | 中時電子報 – 201531

中國時報【林宜慧】

曾否注意過,長期的馬拉松跑者身型都相當纖瘦?醫師表示,長期運動後內分泌改變,成為「少新陳多代謝」體質,身體脂肪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消耗,且長期運動促使肌肉與脂肪比例反轉,肌肉本身就是燃燒脂肪的最佳利器,讓人「連睡都能瘦」。

3c04e81f8b40e1d24999b57e7600234c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若長期觀察馬拉松跑者,他們不僅瘦,在同樣的運動下,消耗的熱量會比一般人更多,主因基礎代謝及內分泌改變。

他說明,非運動狀態下,大腦和器官的運作主要消耗葡萄糖,開始跑步後,血中葡萄糖不到5分鐘就用完,而負責分解成葡萄糖的肝醣10分鐘後也相繼用完,若繼續跑,身體就開始燃燒脂肪酸,而馬拉松跑者身體已適應運動狀態,比一般人更容易動員脂肪組織去消耗能量。

洪建德舉例,像攝取食物後,新陳代謝症者(多為肥胖、腰圍過粗者)血中胰島素越來越高,一直吃卻不運動,讓胰島素增至比標準單位多10倍以上,吃進去的食物不斷儲存卻少代謝;相反地,馬拉松跑者體內全部醣類都少,胰島素分泌隨之極低,運動時把用餐時攝入的能量全都消耗掉,一直處於「用掉能量」的狀態,自然容易保持體態。

images

診所復健科主任陳易進則表示,肌肉本身就是燃燒脂肪的利器,養成慢跑習慣的人,體脂肪率下降,脂肪量與肌肉量漸漸適度反轉,肌肉質量較多,可讓人體連在休息時都能燃燒脂肪;反觀,泡芙人肌肉質量不多,就容易堆積脂肪。

s2_53c4b96b8f833

然而肌肉與脂肪的百分比並非絕對,陳易進指出,一般體脂肪比原本降5%10%,減重效果就會明顯出來,但若希望減更低,必須與跑步間隔時間做重量訓練,增加肌肉質量,消耗脂肪速率會跟著變快。

他提醒,訓練肌肉難、堆積脂肪容易,許多人減重只是數字上的遊戲,體重降低,卻只減了水分及肌肉;而體質養成沒那麼快,減重者可規律性從事慢跑,一周3次,每周距離較上周增加10%,一般運動3個月後能養成習慣,但不一定看出明顯效果,若繼續堅持下去,有望逆轉脂肪和肌肉比例。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