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難破製造業用工難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4-11-02
本報實習記者孫聰穎北京報導
本報資料室/圖
三年前全球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提出“三年百萬機器人”計劃,希望通過智能化、機器人化緩解勞動力成本日益上漲的難題,為製造行業提出了新的思路。
不過,從日前富士康大肆招兵買馬的情況來看,用工難題仍然沒有完全破解。機器人代替人工前途雖然光明,但其全面進入製造業尚需時日。
富士康緊急招兵買馬
“當天面試體檢,當天進場”,日前富士康集團在招聘中心貼出了這樣的招工口號,其用工需求可見一斑。深圳龍華富士康從10月23日起更是四處招兵買馬,招聘方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由於進入生旺季,深圳龍華廠急需大量技工,主要從事蘋果平板、筆記型電腦及蘋果平板金屬件等組裝業務。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代工廠商,以及蘋果的主要供應商,據了解,蘋果iPhone 6上市后,富士康即全負荷運轉,但目前員工數量仍嚴重不足。
員工招募十萬火急和機器人計划進展不及預期有很大關係。2011年郭台銘對外宣佈“三年百萬機器人”計劃,富士康將以日千台的速度製造30萬台機器人,或被稱作“工業機器人”或“機械手”用於生。他表示,希望在5年到10年內看到完全自動化的工廠。
但三年大限已到,富士康機器人計劃不及預期。日前有媒體報導稱,一家為富士康製造機械臂的公司負責人向其透露,目前富士康的機器人數量可能不到10萬台。為求證目前機器人計劃的進展,本報記者多次致電富士康公關部門,其負責人劉坤表示,對於機器人問題,富士康目前沒有可以對外披露的信息。
機器人代替人工前途雖然光明,但其全面進入家電製造業尚需時日。
機器人計劃普及難機器人被寄予厚望
實際上,不管郭台銘當時做的表態是口號還是計劃,與一生工人的8小時工作制相比,機器人可以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多數企業還是認可機器人化的新思路和對製造業的效率提升的可行性。郭台銘提出口號之后,各大企業紛紛在生中引入機器人。“美的集團自2011年開始引進機器人,截至目前已經累計使用500台機器人,預計到今年年底達到800台,后期每年以30%左右的增幅投入機器人,預計2016年當年投入機器人費用將超過3億元。”美的集團家用空調事業部副總裁李國林透露。據悉,原一條美的遙控器裝配線上手工裝配加檢測需要7人,每小時300個;經過半年的自主研發,使用4台機器人進行自動裝配,現在已達每小時350個,人數由7人降為2人。記者在韓國LG Display(以下簡稱“LGD”)工廠走訪時發現,LGD坡州8.5代面板工廠已經應用機器人進行作業。對此,LGD公關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面板生工藝精密,若是人工操作,面板生過程中容易生異物。使用機器人操作準確率高,減少異物灰塵,對提高面板良品率有幫助。
機器人還能從事許多高危工種,據美的集團公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少工種招人困難,危險繫數極大,機器人的應用就能應對這些難題。
機器人、智能化工廠計劃被各大企業提上日程,和近年來用工難問題不斷升級有很大關係。今年年初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勞動力市場已步入劉易斯拐點(Lewisian Turning Point),並且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出現了勞動力總量下降的局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俊偉指出,在此情況下要實現經濟增長,只能在提高勞動效率上下功夫。創維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從想指出,機器人應用可以提高勞動生率,也可應對人力成本的上漲。
實際上機器人作業除了成本問題,也能減少管理問題。隨90后工人不斷走向工作崗位,管理問題也日益突出。記者在美的集團順德廚電工廠走訪時了解到,目前一技工薪資水平遠高於普通本科畢業生。除了薪資水平上漲,美的集團還為員工提供宿舍和休閒娛樂設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即便如此,員工需求還是難以完全保證。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勞工專家凱蒂表示,和之前的工人只求生存不同,現在新一代的90后工人更有強烈的自我價值意識。他們不僅希望過上更好的生活,也在精神層面有更高要求。
機器人受製造業熱捧,也吸引各路資本爭相湧入。而擁有相對雄厚的資金實力的上市公司更加不甘落后,紛紛上演“機器人總動員”。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已經有超過31家上市公司涉足機器人業,包括均勝電子、亞威股份、新時達、林州重機等。
另有數據顯示,目前A股直接擁有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共有41家。這些公司几乎都受到了投資者的熱烈追捧。41隻個股中,有14隻個股年內股價漲幅超過50%,有6隻漲幅超過100%,東方精工的漲幅更是達到207%。
不過,盡管機器人計劃願景較好。但各大企業和富士康面臨同樣的問題,短時間無法進行大規模應用。美的集團公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還未大面積應用,機器人替代人工是一個逐步的過程。長虹方面也指出,目前在長虹的壓縮機生車間和等離子車間都有機器人應用。但由於成本過高,目前還沒有到大規模推廣的時機。
據了解,目前的機器人每台在14萬元到30萬元左右。但這樣的機器人智商僅為“七、八歲”。它們只能從事一些簡單、重覆的勞動。製造業工種複雜,攏、砸、錘都需要不同類別的機器人。李從想告訴記者,這樣價格區間的機器人屬於單一工種機器人,價格雖然可以接受,但是無法從事複雜工種,“智商”較高的系統化解決方案機器人價格非常昂貴,整體的生改造成本遠高於目前的人力成本。記者了解到目前有的複雜工種機器人價格甚至達到上百萬美元。
中國家電研究院研發設計中心品牌推廣總監蘇亮認為,機器人目前還在發展中,並且正逐漸出現在一些前沿應用中,大規模的普及在五到十年之間,一方面需要降成本,一方面還要解決好機器人普及后就業的問題。
一旦機器人大規模投入生,家電製造企業將面對被替換下來的員工再就業問題,這也是海爾張瑞敏提出機器人計劃,業內就引起軒然大波的原因。
海爾集團公關部相關負責人指出,“機器人代替人工,不是取代人工,而是員工進行轉型,員工不再是參與直接操作、生的一操作工,而是轉型為知識型員工,既實現自動化生又提升了員工的價值。機器人與知識型員工的協同合作,是海爾實施自動化的基礎。”美的集團熱水器事業部製造總監勾健介紹稱,由於應用機器人節省下來的員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被辭退,而是隨新的投入又安排到別的崗位。這樣每年的量在提高,但員工總量不變,也解決了用工問題。從2012年到今年的兩年時間中,美的工廠的員工基本未增加,但能每年都在增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