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移植成功治癒玻璃娃娃
作者:【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12月18日
台灣、瑞典、新加坡子宮內幹細胞移植研究團隊昨(17)日發表在子宮內應用間質幹細胞移植,成功治療兩例先天成骨發育不全症胎兒(玻璃娃娃)的成果。
長庚醫院產科羊水幹細胞研究團隊負責人,同時也是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鄭博仁教授表示,參與的研究個案是一位第四型的先天成骨發育不全症胎兒,在26孕周經超音波檢查,及基因檢測確立診斷後,即安排在31孕周進行子宮內幹細胞移植,並於出生一歲半時進行第二次幹細胞移植,目前這個四歲的小女孩可以正常作息,行走,跳舞,未曾出現骨折現象,對於移植的間質幹細胞也未產生排斥現象,或發生副作用。
玻璃娃娃是一種先天性骨骼疾病,導致生長發育遲緩及反覆的骨折。
此一研究成果已刊登於昨日出刊的「幹細胞轉譯醫學」期刊(Stem Cell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醫師指出,未來有機會進一步發展出子宮內胎兒疾病的治療模式,包含地中海型貧血,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或是其他代謝性疾病。
鄭博仁進一步指出,續玻璃娃娃的治療之後,長庚正準備啟動一系列相關研究,例如人類羊水幹細胞的分離、純化、複製、貯存;間質幹細胞於胎兒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治療之應用等。
長庚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從事羊水間質幹細胞宮內治療的研究,以往被視為醫療廢棄物的羊水,未來都是可用於治療胎兒疾病的重要資源。
研究團隊之一的婦產科蕭勝文醫師指出,未來孕婦接受羊膜穿刺術將羊水取出進行胎兒染色體分析以及羊水基因晶片,多餘的羊水可進一步的在體外分離、純化、貯存,甚而可利用基因標記,加入治療性基因,針對部分胎兒先天異常,先前自存的羊水幹細胞可做為自體移植治療之用。
此外,健康的胎兒也可以將自己的幹細胞貯存起來,以備出生或成年後,做為器官修補或細胞移植的自體羊水幹細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