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不能在台發光,Why?台灣之光的遺憾
中國時報看東看西專欄
2014年11月15日
謝永生/科技業者
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其背後頭號推手為蔡崇信(左),另一曾將香港機場經營成世界一流、連年得冠機場的香港機場前執行長彭定中(右),兩人都出身台灣,為台灣帶來榮耀。(左、右圖/中時報系資料照片)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
孟嘗君曰:「客何好?」
曰:「客無好也。」
曰:「客何能?」
曰:「客無能也。」
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台灣之光」是台灣社會拿來肯定在國際上有成就的台灣人的美稱。
最近非常熱門的阿里巴巴在紐約交易所上市,其背後的頭號推手蔡崇信(Joseph Tsai)就是台灣人。蔡崇信被稱為是馬雲身後最重要的男人。
另一個比較不為人熟悉的例子是,上世紀末香港赤臘角機場開始營運後,連年虧損,最後香港不得不以高薪向全球招募執行長,力圖重新振作。後來這位執行長在短短幾年內不但轉虧為盈,還將香港機場經營成世界一流的,連年得冠的機場。這位執行長名字叫彭定中,台灣人,成大土木系畢業。
著名的導演李安、投手王建民,以及最近加入湖人隊的林書豪,都是台灣人耳熟能詳的驕傲與榮耀。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也不勝枚舉。
但「台灣之光」照出了台灣的另一面:台灣人很狹隘,很小氣。台灣社會上上下下都服膺「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古訓。台灣人到外國賺錢天經地義,有了成就回家鄉是「衣錦榮歸」。但我們幾乎找不到能在台灣成功而衣錦榮歸的外國人的例子。
台灣殷切的喊「國際化」多少年了?我看到的是路牌有了英譯,地鐵有了英文站名,活動多了英文標語,甚至連文宣也會加上幾個英文口號,但大概就是這樣了。真正的國際化,是我們的社會要能「唯才是用」,以公平的制度,開放的胸襟讓人才來競爭,來發揮,甚至於來尋夢。台灣最近的問題不少,可是台灣面對問題的習慣,就是閉門造車,不是自家人不用,這不是先進國家的做法。
我們什麼不能像馬雲一樣不問國籍「唯才是問」經營企業?為甚麼不能像香港一樣,請世界的專家將公共事業變得更有效率?能夠這樣問才是有「全球的視野,開放的胸襟。」
台灣不是沒有借用過國際人才的經驗,特別是有台灣背景的專家,期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網羅他們返國服務。可是回來後沒多久,我們的社會就會開始「小鼻子小眼」的對他們極盡揶揄諷刺之能,讓這些人才為之氣結。有點骨氣的人,就會發誓再也不上台灣的當。我認識幾位在國際上非常有名望的科學家,當年就是被政府苦口婆心的請了回去,海口承諾這個那個。可是一年不到,當時答應的 5 年研究計劃重新審核,預算年年審核。政府招募人才的法令不但朝令夕改,官員也無不汲汲於自己的政績。這樣的做法傳開了,國際人才誰敢再來?
看看美國人的例子。二戰之後,美國有計劃的「收留」了許多納粹德國的導彈科學家。其中被委以重任,最為出名的,就是惡名昭彰 V-2 飛彈計劃主持人布朗博士(Wernher von Braun)。25 年後,布朗博士發展的神農火箭(Saturn Rockets) 正是阿波羅登月計劃的主角,也是後來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主力推送器。重點是,美國知道自己在科技上的目標與需要,也知道單靠本土的科學人材是無法與俄國競爭。所以就不計前嫌的保護這些前德國納粹科學家的秘密,讓他們專心的在實驗室裡工作。後來,美國順利達成登陸月球的國家目標,並在航空太空技術上獨步全球半個世紀,都是這些人才的貢獻。
台灣吸引國際人才的另一個盲點,是只吸引高級人才。
其實這些頂尖的人才不止台灣要,全世界各國都在爭取。以台灣的條件,要他們的長時間的貢獻,很不實際!但台灣可以爭取年青的學生,期以長遠的培養,鼓勵他們成為「多元台灣」的一部分。在過去,台灣的大學生到美國留學,拿到學位後,不僅為美國各行各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成了受到美國社會尊敬的模範族群。反觀台灣,對於很多外國人,外勞,新移民,以及最近來的大陸學生,不但以非常功利的態度容忍他們的存在,還限制他們參與融合,參加建設的機會。這就是「狹隘,小氣」。
走筆至此,想起戰國策裡「孟嘗君與馮諼」的故事。台灣社會常「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對待外人,這是國際人才不來的主因。如果台灣能夠確定自己國家發展的目標,又能對人才以義育之,以禮待之,人才為何不會以身獻國,共商圖存救亡之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