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崩壞與民主崩壞
2014年05月23日
台北捷運通車後,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凶殺案,東海大學大二男學生鄭捷酒後拿了兩把長刀,在捷運車廂內見人就砍,乘客根本來不及逃生紛紛遭凶嫌砍殺,車廂內血跡斑斑,警方調查,這起預謀隨機砍人事件已造成4死21傷。(時周提供)
一個21歲的大學生,自幼想做一件震驚社會的「大事」,本來要等畢業再做,周三臨時決定提前執行,在台北捷運拔刀狂砍25人,其中4人死亡。以往只在恐怖片中出現的鏡頭,活生生地在台灣上演,震驚全社會。
政治衝突加深敵我
隨機殺人,不為劫財劫色,不是挾怨報復,等於視整個社會為敵,是反社會性最嚴重的暴力犯罪。據報導,這已是5年來第5件隨機殺人案,只是此次凶手學歷之高、預謀之深遠、手段之凶殘、態度之冷酷更匪夷所思。
道德是人類藉以群居共生的價值規範。在凶手從小受教育的過程裡,只要有一位師長、一篇課文曾讓他體會到什麼是「道德」,都可能使他知道不應以全社會為敵,而阻止這件慘案發生。可是,不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此案凸顯了台灣社會解體、教育失敗造成的道德危機。
在反服貿學運中,朱雲漢院士曾警告:台灣隨時可能面臨民主崩壞。其實,民主崩壞背後的深層原因是道德崩壞。此次大學生隨機殺人事件,讓我們擔心道德崩壞已經發生。若此趨勢不能扭轉,則民主崩壞只是遲早的事。
民主體制運作,以「社會」(或「群」)的存在為前提。必先有彼此接納為同胞的「社會」存在,使其成員自覺互相負有道德義務,才可能使政治衝突被視為「人民內部矛盾」,大家願意遵守程序正義,而以「數人頭」(多數決)代替「打破人頭」(內戰)。換言之,先要解決「誰是『民』」(國家認同)的問題,才能進一步安排「如何作『主』」(民主程序)。如果國家認同發生分裂,那麼不管採用什麼體制,都無法解決本質為「敵我矛盾」的政治衝突。因此,鞏固國家認同,強化社會連帶感,是民主體制順利運作的必要(雖非充分)條件。
然而,台灣從李登輝當政以來,綠營政客以台獨為目標,以切割社會、加深分裂作為政治鬥爭的手段。在他們眼中,「民主」(選舉、國會、司法)只是「內戰」的表現方式。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台式民主既然是內戰,則兵不厭詐,所有正常社會中應遵守的起碼政治道德(遵憲守法、誠實信用)都只是宣傳品,不必當真。
結果如孟子所言:「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民主內戰」打久了,一方面政治人物道德公信力喪失,敗壞整體社會的道德風氣;另一方面每次政治衝突都更加深人為的敵我意識,使親朋好友反目成仇,人際間的道德義務感越來越低。
2006年,民進黨主席游錫堃面對紅衫軍的倒扁要求,竟公然宣稱「道德」是封建時代的觀念,主張以「法律」檢驗代之。於是,只要不被司法機關抓到證據,總統可無所不為。民進黨以如此低的道德標準當政8年,果然貪腐滔天。接任的馬英九雖然本人清廉,但缺乏清除高層貪腐的魄力,無法重建政府的道德公信力。久而久之,學術界、教育界也出了問題。先有大學教授詐領研究費案,最近又爆發中小學校長營養午餐貪汙案,未被揭發的「犯罪黑數」當更可觀。在這樣的政治風氣和學校教育環境下,又加上社會日趨分裂、貧富日益懸殊,當然越來越難使年輕人相信道德的價值。數年前,筆者友人就親見所任教的大學學生公開揚言「我就是沒有道德」而洋洋自得,可見道德危機早有跡象。
上無道揆下無法守
阿扁罪證確鑿,仍有人堅持他無罪;王金平涉嫌關說,卻好官自為;綠營政客在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核四、立委名額等諸多議題上前後矛盾,依然法相莊嚴。最後,一個大學生以其成長中學到的「大事」,呼應了由政客和學界大師們的身教與言教。
孟子又曰:「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民主崩壞,或已為期不遠?
(作者為大學教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