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91A00_P_03_02  

台灣「騎」蹟:製造業變文化產業

名家專論-中國時報潘華生 20140318

2014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及台北國際體育用品展,為歷年來最大展出規模,同時是目前亞洲最完整串連運動用品產業的貿易採購平台,吸引來自國內外廠商展示最新產品,買家也從各方聚集選購。(本報系資料照片王英豪攝)

 

探討台灣的產業何去何從?剛剛結束的台北自行車國際展提供了另一個可能的視角。

其實審視過去十多年的台灣產業發展。當時的政府傾國之力引導資源投入幾個政府選定的高附加價值的資本密集產業,作為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引擎,例如DRAM、面板、LED以及太陽能面板等。這樣的經濟大戰略當然有其時代背景。在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生產要素之一的資本供給充沛,價格低廉,從事資本替代產業或資本密集產業的巨額投資顯然是合理的選擇。

台灣消失的製造業所釋放出的勞動力,大多數為服務業所吸收。然而,典型的台灣服務業,例如餐飲與觀光,與台灣傳統的製造業優勢無法有效結合,進入門檻低,自然長期受底薪之苦

中國大陸過去作為勞力低廉,資本稀缺的地區,主要發展勞力密集產業。然而隨著持續20年的高速成長,大陸也已累積了巨額的財富,企業籌資募資的管道也日漸完善,再加上歐美國家的長期量化寬鬆,致使全球資本氾濫成災。大陸年輕的騰訊公司赴香港上市後,市值竟超過美國英特爾公司,也超過香港首富李嘉誠經營多年的長江實業。至此,台灣的資本密集優勢迅速被抵消,台灣無論在勞動力與資本要素的優勢上,在市場規模上,均已全然不具備任何優勢可言

但其實台灣的產業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優勢。以台灣的自行車產業為例:台灣雖然已經不再是自行車生產製造王國,但是,隨著企業的兩岸布局與分工,台灣自行車產業出口金額連年提高,目前台灣每台自行車出口平均出口單價已經超過500美元,遠超過大陸平均出口單價,並成為世界自行車行業中的精品。

但自行車產業並不全然是傳統的製造業,自行車文化更是台灣可輸出的文化軟實力之一。

騎行環島過去在台灣曾經風靡一時,成為台灣年輕人壯遊的選擇。2007年在大陸上映的台灣電影《練習曲》通過單車環島的劇情,讓那句「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的話,點燃了大陸年輕人關於騎行的念想。

騎行熱潮被點燃後蔚為風潮。如今,從北京至西藏的319國道,甚至在內蒙古草原,隨處可見騎著台灣品牌自行車的大陸騎行客。去年延安「城管打人事件」中,眼尖的人發現與城管集體扭打的騎士竟都穿著美利達的車衣。可見台灣的單車流行文化的深刻影響。

原來產業也是需要用心的,好的文化創意產業必須將文化思維注入產業操作,需要用文化來關照的。台灣有綿密單車道,多次被評選為單車天堂。台灣有精緻的城市單車系統,擁有好的設計人才與工匠精神,甚至擁有個獨特的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典藏了單車的設計演進歷史,這對普及精緻的自行車文化、提高自行車美學及設計都非常有幫助。如此,台灣的自行車文化豐富自行車產業,也提高經濟附加價值。

近年來提出的所謂「第六產業」的新概念,即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第六產業,該產業是三次產業的疊加產業。例如,法國的葡萄種植屬第一產業,葡萄酒加工屬於第二產業,葡萄園觀光屬第三產業,其模式就是將種植、採摘、釀酒、售賣、觀光等融合成新型的第六產業,每年吸引700萬人次,從而產生的乘數效果,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

從此角度出發,台灣其實可以發展以自行車製造業為基礎的「第六產業」。自行車文化也能成為一種軟實力,全球恐怕只有台灣可以做得最徹底。台灣仍作為全球最高端自行車的生產基地,各級政府對自行車友善環境的投資,「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覽會」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型展覽,「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是國際認證1級的大型頂尖國際賽事。

我們對自行車文化的獨特理解與寬容,才能成功結合觀光與旅遊,以及濃郁的善良人情,這才是給人精緻與舒適感的自行車天堂的真正原因。簡單的來說:文化才是決定了台灣在這個產業擁有至高的話語權的最重要因素

(作者為大學副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