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慈濟留口飯給窮人」戴勝通批志工搶做回收慈濟:非營利
2014年04月17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417/35772195/)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前三勝製帽董事長戴勝通昨呼籲慈濟留口飯給艱苦人吃,把字條貼在臉書上。資料照片
翻攝網路
前國策顧問戴勝通昨在臉書發文,向國內佛教界四大山頭之一的慈濟基金會喊話,籲「請留口飯給『艱苦人』吃」。戴批評,慈濟憑藉免費義工經營資源回收業務,讓原靠撿拾、整理、回收寶特瓶為生的低下階層收入銳減,該文引發大批網友按讚分享。慈濟回應,志工從事環保資源回收是讓「生命價值得以發揮」。
有「帽子大王」之稱的前三勝製帽董事長、前國策顧問戴勝通昨天在臉書(fb.me/taiwanviptravel),貼出一張給慈濟的具名紙條,內容是「慈濟:請留口飯給『艱苦人』吃。」貼出半天就吸引逾兩萬人按讚、七千多人分享。
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右圖)崇尚環保,全台有超過五千個環保回收點。資料照片
臉書po文掀熱議
戴勝通撰文表示,台灣一年有四十五億個寶特瓶,原都由低下階層「艱苦人」撿拾、整理、回收,每月可賺五、六千元,估計台灣兩萬人靠此過活,但「現在變了」,慈濟設起回收桶,靠免費義工回收,再設工廠做毯子。他也批宗教團體設置的「慈善」醫院,薪水都比其他醫院薪水低,把社會帶入惡性循環。
戴勝通昨受訪時說,他一直在注意這些問題,不是突然想到,希望能給社會省思。他透露,文章貼出後有超過三十五萬人次瀏覽,是他臉書成立兩年以來,迴響最大的文章。
弱勢得不到資源
據慈濟基金會網站資料,慈濟一九九○年開始從事環保志業,目前全台有五千多個回收點、八萬多名環保志工,網站聲稱「台灣所有寶特瓶中,有三分之一是由慈濟環保志工回收」,所回收的寶特瓶由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製成毛毯、衣服等產品。
慈濟昨晚發新聞稿回應,澄清慈濟的寶特瓶回收量,歷年僅佔全台百分之二至五,慈濟沒開設紡織廠,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是由實業家捐資成立,為非營利單位。慈濟也強調,其財務公布皆遵守政府規定,慈濟醫院人員薪資也與各醫院相同。
戴勝通該篇文章引發許多網友討論,有網友批慈濟搶了艱苦人的工作;也有網友大讚戴敢嗆宗教團體。民眾王小姐說,她家附近的慈濟志工每周到公園回收兩次,一卡車、一卡車地載走,「這樣的確不太好,會讓弱勢得不到資源。」
對他人有威脅性
環保便利站業者、綠寶福利社行銷總監王懷蜀指出,慈濟對其他也靠資源回收獲取收入的人或團體「有威脅性」,慈濟志工無需成本,比類似的社福團體有更大利基。
宗教學者、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江燦騰認為,慈濟回收寶特瓶,不一定影響窮人工作,可能是環境不景氣,導致可被回收的物資減少,但他贊同醫院不應以宗教理由壓低薪資。
網友看戴勝通批慈濟
洪玉芬:我選擇把錢捐給育幼院,慈濟已影響到其他弱勢團體的社會資源了
邱信瑋:慈濟以後回收站是否能改成(收購)艱苦人物品而不再直接參與資源回收呢?這是最快又兩全的方法
邱顯榮:災難發生,慈濟是衝第一,但我看到的都只是對海外,我根本看不到任何新聞報慈濟如何幫助自己的國家
Lisa Chen:其實並非推翻所有慈濟人的作為,而是身邊有不為清流的一群,但版上有如此多人反映,是否是體制及階層出了問題?
資料來源:跟著董事長遊台灣臉書(fb.me/taiwanviptravel)
留言列表